时间: 2025-05-05 05:5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7:34
摸鱼子 憩园探梅,柬次泉
冯煦 〔清代〕
款重门玉尊初罢,疏香时度帘隙。
西阑一树垂垂发,消得何郎词笔。
春正寂。算剑外漂零,花与人俱客。
孤云片石。便梦到庭阴,有人应妒,
羁思冷湘瑟。年时事,负了苔边游屐。
相思偏在故国。忍寒一夜吹横玉,
只有素娥曾识。忘不得。
是初渌轻烟,孤艇江南驿。
东归甚日。去七里溪光,
画眉啼处,与子弄寒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探梅之际的所见所感。诗人刚刚结束宴会,门内传来淡淡的香气。窗外,一棵梅树在西边缓缓绽放,令人想起那位才子所写的优美诗篇。春天的景色静谧而柔和,仿佛一切都在漂浮,花儿与人都成了过客。孤云漂浮,石头静默,诗人梦见自己在庭院的阴影里,心中难免生出妒忌的情绪,思念着远方的故国。想到往年春游的日子,心中难免感到惆怅。诗人在寒冷的夜里忍受着风的侵袭,只有那位素娥知道他的心思。他无法忘记那些轻烟缭绕的日子,独自一人坐在江南的驿站。何时才能东归?去往七里溪边,那里画眉鸟在啼唱,与友人共赏冰冷的碧水?
作者介绍:冯煦,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以其清新的诗风与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因探梅而引发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故国的思念,反映了他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摸鱼子》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思绪,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开篇以“款重门玉尊初罢”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暗示宴会的结束,接着描写窗外的梅花,既是自然的美景,也是诗人心中情感的寄托。梅树的绽放与诗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来临与人生的无常。
诗中“孤云片石”一句,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诗人在此时此刻,感受到的并不仅是自然的美,而是对过往岁月的忧伤与惆怅。诗人用“相思偏在故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成为诗歌的灵魂。
整首诗的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的“东归甚日”更是引发了读者对未来的思考,留给人无尽的遐想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测试:
诗中的“款重门”指的是什么?
A. 轻松的门
B. 庄重的门
C. 破旧的门
D. 彩色的门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忘却
B. 思念
C. 嫉妒
D. 愤怒
“孤云片石”中“孤云”象征什么?
A. 忘忧
B. 孤独
C. 欢乐
D. 敬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