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许州旌节到作

《许州旌节到作》

时间: 2025-05-06 19:05:20

诗句

两地旌旗拥一身,半缘伤旧半荣新。

州人若忆将军面,写取雕堂报国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5:20

原文展示:

许州旌节到作 薛能 〔唐代〕

两地旌旗拥一身,半缘伤旧半荣新。 州人若忆将军面,写取雕堂报国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薛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身负两地旌旗的重任,既有对过去的伤感,也有对新荣耀的接受。他希望州人如果记得他的面容,应该通过雕堂上的画像来真实地报答他的报国之志。

注释:

字词注释:

  • 旌旗: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这里指代军队的指挥权或荣誉。
  • 拥一身:指同时承担两地的军事或政治责任。
  • 伤旧:对过去的怀念或遗憾。
  • 荣新:对新获得的荣誉或地位的接受。
  • 州人:指许州的居民。
  • 写取:描绘,这里指雕刻或绘制画像。
  • 雕堂:雕刻精美的大堂,常用于纪念重要人物。
  • 报国:为国家做出贡献或牺牲。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职责和荣誉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是唐代诗人,以其边塞诗和政治诗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对国家忠诚和个人抱负的追求。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担任许州(今河南许昌)或其他地方的军事或政治职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职责和荣誉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薛能被任命为许州或其他地方的军事或政治领袖时所作,反映了他对新职责的接受和对过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薛能对自己职责和荣誉的思考。首句“两地旌旗拥一身”形象地描绘了他肩负的重任,而“半缘伤旧半荣新”则巧妙地平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新荣誉的接受。最后两句“州人若忆将军面,写取雕堂报国真”则展现了他希望被后人记住并真实地纪念他的报国之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薛能作为一位边塞诗人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地旌旗拥一身”:诗人以旌旗象征职责和荣誉,表达了同时承担两地的重任。
  2. “半缘伤旧半荣新”:这句诗平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新荣誉的接受,显示了诗人的复杂情感。
  3. “州人若忆将军面”:诗人希望州人能记住他的面容,这反映了他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和希望被记住的愿望。
  4. “写取雕堂报国真”:诗人希望州人通过雕堂上的画像来真实地纪念他的报国之志,这体现了他的报国情怀和对后世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旌旗比喻职责和荣誉。
  • 对仗:“伤旧”与“荣新”形成对仗,平衡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职责、荣誉和报国情怀。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期望,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旌旗、雕堂。这些意象代表了职责、荣誉和纪念,体现了诗人的报国情怀和对后世的期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薛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的“旌旗”象征什么? A. 军队 B. 职责和荣誉 C. 战争 D. 旗帜
    3. 诗中的“雕堂”是什么意思? A. 雕刻精美的大堂 B. 雕像 C. 教堂 D. 宫殿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阅读薛能的其他边塞诗,如《塞上曲》等,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 诗词对比:可以与王昌龄的《出塞》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边塞和报国主题,但风格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中国古代诗歌选》、《唐诗三百首》等,这些书籍收录了薛能的诗歌,有助于深入了解他的作品和时代背景。

相关查询

再题六如亭 绳技 代举人主司问答六言二首 寿建宁太守 壬辰春上冢五首·郭西 四和 八和 乳洞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 水龙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包含昭的成语 轨论 弃暗投明 国步艰难 有明 匸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奥援有灵 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莫之谁何 果实 迂道 猿开头的成语 马侩 绞丝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打草惊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