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5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50:54
原文展示:
夏日寺中有怀 薛能 〔唐代〕
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 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 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 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
白话文翻译:
正午时分,四周的邻居都在午睡,院子里只有鸟儿在鸣叫。 门前的大雁飞走了,我斜靠在枕头上,思考着世人的情感。 地面干燥,青苔都裂开了,天空凉爽,夜晚的月亮升起。 回家岂不是我所愿,只是辛苦却无人知晓。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在寺庙中避暑时,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夏日炎热的午后,作者在寺庙中静思时所作,通过描绘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世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寺庙中的静谧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正午时分的宁静和夜晚的凉爽。诗中“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一句,既展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又通过鸟鸣增添了一丝生机。“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则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的感慨和对归家的渴望。后两句“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夏日寺庙中的所思所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
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
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
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寺庙中静谧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渴望和对世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辛酸。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亭午四邻睡”描绘了什么时间段的景象?
“当门塞鸿去”中的“塞鸿”指的是什么?
诗中“地燥苍苔裂”描绘了什么景象?
诗的最后一句“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