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47
寄金山昙颖师呈永叔内翰
梅尧臣
江中峨峨山,上有道人住。
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履。
道人如不闻,道人如不顾。
谁能识此心,来往只鸥鹭。
京洛三十年,尘埃一相遇。
我与信都公,已落衣冠故。
平生守仁义,齿发忽衰暮。
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
未由逢故人,坐石语平素。
在江中有巍峨的山峰,山上住着一个道人。
风涛声响彻殿阁,云雾缭绕在他脚下。
而这个道人似乎没有听见,似乎对我也不在意。
谁能够理解我的心情,来往的只有鸥鹭。
在京洛生活了三十年,尘世间偶尔相遇。
我与信都公,如今已是衣冠落魄。
我一生坚守仁义,年纪渐长发白。
世间事物不再能牵扯我,我自有一番高远的趣味。
虽然未曾遇见故人,坐在石头上我与自己闲聊。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好写山水田园之景,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梅尧臣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在经历世事的纷扰后,他选择隐逸,与自然为伴,表达了对自由与高尚情趣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中山川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道人生活的向往与崇敬。开头两句,通过对山与道人的描写,构建出一种高远的场景。诗中“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履”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力量,展现出道人的超然物外。接着,诗人以“道人如不闻,道人如不顾”来表达他对世间纷扰的无奈和孤独,仿佛在说,真正的修道者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谁能识此心,来往只鸥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理解的心情,鸥鹭的来往成为他唯一的陪伴。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回顾自己的过往,感叹“京洛三十年”,显示出岁月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而“已落衣冠故”则带有一丝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凉。
最后,诗人提到“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体现了他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表明他已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束缚,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的精神世界。整首诗在意象上十分丰富,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尚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高尚情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履”这句中“席履”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信都公”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