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金山昙颖师呈永叔内翰

《寄金山昙颖师呈永叔内翰》

时间: 2025-05-01 05:25:47

诗句

江中峨峨山,上有道人住。

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履。

道人如不闻,道人如不顾。

谁能识此心,来往只鸥鹭。

京洛三十年,尘埃一相遇。

我与信都公,已落衣冠故。

平生守仁义,齿发忽衰暮。

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

未由逢故人,坐石语平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47

原文展示

寄金山昙颖师呈永叔内翰
梅尧臣

江中峨峨山,上有道人住。
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履。
道人如不闻,道人如不顾。
谁能识此心,来往只鸥鹭。
京洛三十年,尘埃一相遇。
我与信都公,已落衣冠故。
平生守仁义,齿发忽衰暮。
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
未由逢故人,坐石语平素。

白话文翻译

在江中有巍峨的山峰,山上住着一个道人。
风涛声响彻殿阁,云雾缭绕在他脚下。
而这个道人似乎没有听见,似乎对我也不在意。
谁能够理解我的心情,来往的只有鸥鹭。
在京洛生活了三十年,尘世间偶尔相遇。
我与信都公,如今已是衣冠落魄。
我一生坚守仁义,年纪渐长发白。
世间事物不再能牵扯我,我自有一番高远的趣味。
虽然未曾遇见故人,坐在石头上我与自己闲聊。

注释

  1. 峨峨:高耸的样子,形容山的高大。
  2. 道人:指修道者,隐士。
  3. 席履:席子与鞋子,这里形容云雾如同席子环绕着道人。
  4. 京洛:古代指代长安和洛阳,代表繁华的城市生活。
  5. 信都公:指一位朋友或同辈,可能是梅尧臣的知己。
  6. 浩然趣:指一种广阔、高尚的情趣和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好写山水田园之景,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梅尧臣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在经历世事的纷扰后,他选择隐逸,与自然为伴,表达了对自由与高尚情趣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中山川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道人生活的向往与崇敬。开头两句,通过对山与道人的描写,构建出一种高远的场景。诗中“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履”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力量,展现出道人的超然物外。接着,诗人以“道人如不闻,道人如不顾”来表达他对世间纷扰的无奈和孤独,仿佛在说,真正的修道者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谁能识此心,来往只鸥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理解的心情,鸥鹭的来往成为他唯一的陪伴。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回顾自己的过往,感叹“京洛三十年”,显示出岁月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而“已落衣冠故”则带有一丝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凉。

最后,诗人提到“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体现了他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表明他已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束缚,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的精神世界。整首诗在意象上十分丰富,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尚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中峨峨山,上有道人住:描绘江中的高山,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道人是这里的主角。
  • 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履:通过风涛与云雾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气势与神秘。
  • 道人如不闻,道人如不顾:表现道人的超然,仿佛与世无关。
  • 谁能识此心,来往只鸥鹭: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解的渴望。
  • 京洛三十年,尘埃一相遇:指代诗人经历的城市生活与人际交往。
  • 我与信都公,已落衣冠故:感叹岁月流逝,昔日的荣耀已不再。
  • 平生守仁义,齿发忽衰暮:强调人生的价值观,年纪渐长。
  • 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阐述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追求。
  • 未由逢故人,坐石语平素:表达与自然对话的宁静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雾生席履”,将云雾比作席子,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京洛三十年,尘埃一相遇”。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与行为,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高尚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着自然与自由。
  • 道人:代表了理想中的隐士生活。
  • 鸥鹭:象征孤独与自由的伴侣。
  • 京洛:象征繁华的尘世与往昔的回忆。
  • :代表坚韧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梅尧臣
    • D. 白居易
  2. “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履”这句中“席履”指的是什么?

    • A. 鞋子
    • B. 座位
    • C. 云雾
    • D. 席子
  3. 诗中提到的“信都公”指的是?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老师
    • C. 诗人的敌人
    • D. 诗人的家人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孤独感相似。
  • 《山中问答》(王维): 表现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表现壮丽山河的豪情,与梅尧臣的隐逸情怀形成对比,前者强调壮丽,后者强调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与宋代诗歌》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 南歌子 谢黄叶村同志为作《秋菊图》 南歌子 落花为某君赋 南歌子两首 其一 南歌子 南歌子(寿广文) 南歌子·倦续黄粱梦 南歌子 南歌子(独坐蔗庵) 南歌子 泥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灵心慧性 曰字旁的字 各有所爱 万物之宜 韦布 跑狗场 领异标新 聚开头的成语 画结尾的成语 保固自守 洞出 坏微 单耳刀的字 毋字旁的字 木雁之间 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