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定风波(重阳)

《定风波(重阳)》

时间: 2025-04-26 22:41:10

诗句

九日登临有故常。

随晴随雨一传觞。

多病题诗无好句。

孤负。

黄花今日十分黄。

记得眉山文翰老。

曾道。

四时佳节是重阳。

江海满前怀古意。

谁会。

阑干三抚独凄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1:10

原文展示:

定风波(重阳)

九日登临有故常。
随晴随雨一传觞。
多病题诗无好句。
孤负。
黄花今日十分黄。
记得眉山文翰老。
曾道。
四时佳节是重阳。
江海满前怀古意。
谁会。
阑干三抚独凄凉。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我常常登高望远。
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举杯畅饮。
我常因多病而写诗,却写不出好句子,
真是辜负了这个美好的时光。
今天的黄菊花开得格外鲜艳。
我记得眉山的文翰老先生曾经说过,
四季的佳节中,重阳节最为重要。
眼前的江海让我满怀古人情怀。
又有谁能理解我这孤独的凄凉呢?
我只好三次抚摸阑干,心中满是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日”: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
  • “登临”:指登高、远望。
  • “传觞”:传递酒杯,表示饮酒作乐。
  • “孤负”:辜负、错过的意思。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有饮菊酒、赏菊的习俗。
  • “眉山文翰老”:指唐代诗人杜甫,因其在眉山生活而得名。
  • “阑干”:栏杆,诗人通过阑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古代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象征长寿与吉祥。
  •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常包含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5年-约1105年),字子昂,号东篱,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曾任官员,后因政治原因辞官,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时,诗人因多病而感到无力,无法写出理想中的诗句,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同时也体现了重阳节的传统文化。

诗歌鉴赏:

《定风波(重阳)》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诗人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登高、饮酒、赏菊等传统活动,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开篇提到“登临有故常”,展示了诗人习惯性在重阳节登高的情景,接着“随晴随雨一传觞”则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尽管环境变化,他依然选择与友人共饮,享受当下。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感到“多病题诗无好句”,这句道出了他因身体虚弱而无法写出理想诗句的失落与无奈,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自我否定。“孤负”二字更是将他的失落感推向高潮,仿佛在感叹人生的无常与苦涩。

“黄花今日十分黄”,这句颇具画面感,黄菊花的盛开象征着重阳节的到来,也隐喻着人生的短暂与美好。接下来提到杜甫,进一步强调了重阳节在时光流转中的意义,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深思。

整首诗在抒情中带着哲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读者在感受到节日的欢乐的同时,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日登临有故常”:每年的重阳节,我都习惯性地登高。
  • “随晴随雨一传觞”:不论天气如何,我都与人分享酒杯。
  • “多病题诗无好句”:因多病写作艰难,难以写出好诗。
  • “孤负”:感到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
  • “黄花今日十分黄”:今天的菊花开得格外艳丽。
  • “记得眉山文翰老”:想起杜甫曾说过的话。
  • “曾道”:他曾告诉我。
  • “四时佳节是重阳”:四季中,重阳节最值得庆祝。
  • “江海满前怀古意”:眼前江海,唤起我对古人的怀念。
  • “谁会”:又有谁能理解我的感受呢?
  • “阑干三抚独凄凉”:我独自抚摸阑杆,心中感到无比凄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随晴随雨一传觞”,字句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黄花象征着重阳节的传统,杜甫的提及引入了历史的深度。
  • 拟人:通过对黄花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体现诗人的内心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历史的追忆,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珍视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着重阳节,也是对生命的庆祝与思考。
  • 阑干:表达了孤独与惆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江海:代表历史与时间,唤起对往事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在农历中的哪个月份?

    • A. 八月
    • B. 九月
    • C. 十月
    • D. 十二月
  2. 诗人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

    • A. 菊花
    • B. 玫瑰
    • C. 兰花
    • D. 桃花
  3. 诗中提到的“阑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D. 期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是关于登高的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描写重阳节的氛围与情感。

诗词对比:

  • 陈与义的《定风波(重阳)》与李白的《庐山谣》,前者侧重于节日的感慨与孤独,后者则更强调对自然的赞美和生命的热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不同,但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倦后偶成 往山下石岩醉卧成诗三首 其一 閒居即事 张莱溪学宪过访留酌 元日陈我度侍御枉顾赋谢 登淮上楼有怀 送少司马王公赴任留都 宿灵岩寺 寄王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属心 暮槿 风起浪涌 失迎 革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善财难舍 节院 穷追不舍 七思八想 直截了当 南船北马 包含贝的成语 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