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寒

《春寒》

时间: 2025-05-07 21:19:52

诗句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19:52

原文展示:

春寒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二月巴陵日日风,
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
独立蒙蒙细雨中。

白话文翻译:

在二月的巴陵,天天都有风,
春寒尚未结束,令园中的人感到畏惧。
海棠花不惜自己的胭脂色,
独自伫立在细细的雨中。

注释:

  • 巴陵:指今湖南岳阳,位于洞庭湖畔,春天气候温和,风景如画。
  • 怯园公:这里的“怯”字表示害怕或畏惧。“园公”指的是园中的人,可能是主人或游人。
  • 海棠:一种花,颜色鲜艳,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
  • 胭脂色:形容花的颜色像胭脂一样鲜红,生动形象。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海棠”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美丽的女性,传达出一种柔美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允恭,号清风,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寒仍在,气候未暖之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春寒》是一首描写春天气候的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春天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二月巴陵日日风”引入,展示了春寒仍旧存在,似乎春天的温暖还未真正来临。接着“春寒未了怯园公”一句,暗示了人们在这寒冷的春日中感到的惆怅和无奈,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寒冷的无奈。

“海棠不惜胭脂色”展示了春花的娇艳,尽管春寒犹存,依然展现出美丽的姿态。这里海棠的花色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生命力,尽管环境严酷,它依然傲然独立于细雨之中,表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精神。整首诗通过对春寒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的期待与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二月巴陵日日风”:描绘了二月的巴陵,风声萧瑟,透出春寒的气息。
    • “春寒未了怯园公”:反映了园中人因天气寒冷而感到的畏惧和无奈。
    • “海棠不惜胭脂色”:表现出海棠花的美丽,尽管环境恶劣,花依然展示出鲜艳的色彩。
    • “独立蒙蒙细雨中”:将海棠花在细雨中的孤独感描绘得淋漓尽致,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棠花的颜色比作胭脂,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海棠花似乎在对抗寒冷,表现出一种生机与倔强。
    • 对仗:首尾相应,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寒冷之间的矛盾,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巴陵:象征着春天的地点,充满生机的地方。
  • 春寒: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期待。
  • 海棠: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坚韧,传达出生命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温暖
    • B. 美丽与坚韧
    • C. 寒冷的气候
      答案:B
  2.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与义
    • C. 杜甫
      答案:B
  3. 诗中“怯园公”是指什么?

    • A. 园中的植物
    • B. 园中的人
    • C. 春天的景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陈与义的《春寒》更关注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的情感流露,而李白的作品则多表现豪情与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陈与义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春天的诗:古今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二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 西湖渔者 西湖独行 西湖如画轩 西湖二首 西湖二首 西湖 西湖竹枝词 西湖杂诗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天要价,落地还钱 立刀旁的字 包含喉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题写 钨錥 西字头的字 鼻字旁的字 鸣角 延年益寿 住家 毫不含糊 人之云亡 包含椒的词语有哪些 斯文一脉 芦结尾的成语 亡国之社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