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11:34
踏莎行·为天随居士纪本事
作者: 袁思亮 〔近代〕
吹息兰薰,递香檀颗。比肩私语凭阑坐。
漫惊罗帕有烧痕,都缘特地燃心火。
惜别怜伊,催归误我。载舟明日江头舸。
海绡六幅抵湘波,遥天共汝相思裹。
在微风中,兰花香气飘散,檀木香颗颗相递。我们并肩坐着,低声细语,依偎在栏杆上。
漫不经心中,一块手帕上竟然留下了烧痕,都是因为我心中燃烧着特别的情感。
依依惜别,怜惜你,催促我回去的时光却误了我。明天船只将要在江头启航。
海上的绡帕抵挡着湘江的波涛,遥远的天空中与你的思念缠绕在一起。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惜别怜伊”和“江头舸”,可以看出诗人处于离别之际,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
作者介绍:袁思亮,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见长,擅长描写离别之际的情感,常用传统的诗词形式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冲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生活中的某个离别时刻,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依依不舍的心情。
这首《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象,把离别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以“吹息兰薰,递香檀颗”引入,运用自然的气息与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显露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亲密。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离别的感伤,尤其是在“惜别怜伊,催归误我”中,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与无奈。最后的“遥天共汝相思裹”更是将思念的情感升华,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巧妙,兰花的香气、檀香的传递、手帕的烧痕,都是情感的象征,展示出诗人在离别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读来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薰”指的是:
A. 兰花的香气
B. 一种饮品
C. 香水
D. 花香
“惜别怜伊”中“怜伊”指的是:
A. 憎恨
B. 爱惜
C. 忘记
D. 依赖
诗中“载舟明日江头舸”表达的意思是:
A. 明天要出海
B. 明天要离别
C. 明天要旅行
D. 明天要聚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袁思亮的《踏莎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人的思念,但袁思亮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得更加自由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