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7:04
藕叶枯时,梧桐落后,池塘只有斜阳柳。
深寒远意两无穷,无如暮色平苍岫。
明岁花光,昔年红袖,春边料见人消瘦。
长冬已自不堪熬,那堪更想春时候。
在藕叶枯萎的时候,梧桐树的叶子也落下,池塘里只有斜阳下的柳树。
寒冷的深冬与远方的思念无尽无穷,唯有这暮色笼罩着苍翠的山岫。
明年的花儿将会灿烂,往年的红袖已不再,春天的边际,恐怕能看到人儿日渐消瘦。
漫长的冬天已让人无法忍受,更何况是对春天的渴望。
卢青山是当代中国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事感怀为主题,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和意象的深刻描绘。
此诗创作于冬季,诗人通过对冬季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去青春的怀念,反映了人们在冬天时节的孤独和思念。
这首《踏莎行》以冬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诗歌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浓厚的冬季气息。开篇描绘藕叶的枯萎与梧桐树的落叶,暗示着生命的衰退与时光的流逝。诗人通过“池塘只有斜阳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寒冷。
接下来的句子“深寒远意两无穷”则深化了情感,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此时刻,思绪飘向了春天,渴望着光明与温暖的到来。最后两句提到对明年春天的期待以及对往昔的怀念,使得全诗情感更加复杂而丰满。
整首诗在辞藻上虽不繁复,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诗歌在表现出对冬季寒冷的无奈时,也将春天的希望寄托在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中,给人以力量和温暖。
全诗通过对冬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生命的思考,反映了人在寒冷中对温暖的向往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深寒远意”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希望
D. 愤怒
“明岁花光,昔年红袖”中的“红袖”指的是谁的象征?
A. 花朵
B. 青春的女子
C. 诗人的母亲
D. 秋天的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