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0:21
杏花天
作者: 高观国 〔宋代〕
远山学得修眉翠。
看眉展春愁无际。
雨痕半湿东风外。
不管梨花有泪。
西园路青鞋暗记。
怕行入秋千径里。
一春多少相思意。
说与新来燕子。
远处的山峰仿佛学会了修眉的翠绿。
看那细眉似乎展开了无尽的春愁。
东风吹过,雨痕半湿在外。
不管梨花是否在流泪。
西园的小路上,青鞋的痕迹暗暗记得。
怕是行走在秋千的路径里。
这一春有多少相思的情意。
将这些情感告诉新来的燕子。
作者介绍:高观国,字季明,号心斋,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为主题,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诗人借春天的自然景色与自身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春日情愫的流淌。
《杏花天》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感受和对情感的细腻思考。诗的开头,远山的翠绿似乎在修眉,形象生动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情感结合在一起,立即引发读者的共鸣。随着诗句的展开,春天的愁绪无处不在,雨水的痕迹更添了一层伤感。梨花流泪的意象,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人心情感的暗喻。
在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曾经走过的西园小路,青鞋留下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往事。最后一联提到春天的相思,和燕子相传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柔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丽,既有对春天的热爱,也有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往事的追忆,情感细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期待,展现了生命中的相思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远山学得修眉翠”中的“修眉”比喻了什么?
A. 山的颜色
B. 雨的痕迹
C. 秋千的路径
诗中提到“梨花有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忧虑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往事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杏花天》的情感与意象,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往事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