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6:00
涔涔雅雨带黎风,
锁院当年报警同。
芒射旄头横岭上,
魂乘鹤背返辽东。
鸣琴跌宕传儒治,
膏刃仓皇作鬼雄。
为道遗孤今绾绶,
畿南治最继昭忠。
细雨绵绵,带着清新的晨风,
那院子里锁住了当年的报警声。
阳光射出,旄头在山岭上横飞,
灵魂乘着白鹤回到了辽东。
琴声跌宕,传承着儒家的治国理政,
刀剑仓皇,留下的都是英雄的鬼魂。
为了一道理,留下孤儿,现在却被冠以绶带,
在京城南方,治理的才是继承昭忠的人。
吴省钦,清代诗人,生活在清朝时期。其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史为主,风格典雅,善于通过自然景象表现人文情怀。
这首诗是在对中宪大夫崇庆刺史常公的殉节事迹进行追忆和纪念的过程中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忠臣烈士的崇敬,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忠臣常公的追思,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切的怀念与感慨。开头的“涔涔雅雨带黎风”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沉重的氛围,细雨与晨风象征着历史的悠远与人心的沉重。在“锁院当年报警同”一句中,诗人通过锁院的意象,表现出对过去的无奈与追忆,仿佛这一切都被冻结在了当年。
接下来的“芒射旄头横岭上”,则通过战争的象征,传达出一种壮烈的气息,表现出常公的英勇与坚守。诗中提及的“鸣琴跌宕传儒治”,表达了对儒家治国理政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文化的传承。
最后两句“为道遗孤今绾绶,畿南治最继昭忠”则更是将个人的忠诚与国家的前途紧密相连,展现了常公作为忠臣的崇高形象,留给后人的警示与启示。这首诗整体上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以常公的忠诚为核心,传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忠臣精神的赞美,强调了文化传承与个人理想的结合。
诗中“锁院当年报警同”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怀念过去
B. 追求未来
C. 对现实的不满
“鸣琴跌宕传儒治”一句中,琴声象征着:
A. 战争
B. 文人精神
C. 忍耐
诗中“为道遗孤今绾绶”中的“绾绶”象征:
A. 荣誉与责任
B. 失败与遗憾
C. 追求与奋斗
答案:1. A 2. B 3. A
以上为对《奉题中宪大夫崇庆刺史常公殉节录后》的详细解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