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朱伯徽自溪南携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丝海棠醉

《朱伯徽自溪南携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丝海棠醉》

时间: 2025-04-30 18:41:20

诗句

舞罢《霓裳》不耐娇,口脂微动酒初潮。

玉阑西畔春如海,拟倩东风整翠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1:20

原文展示:

舞罢霓裳不耐娇,口脂微动酒初潮。玉阑西畔春如海,拟倩东风整翠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舞蹈表演结束后,女子因酒而微微醉意的情景。她在春天的海洋般的美景中,希望东风能帮她整理那蓬松的头发。

注释:

  • 霓裳:指华丽的舞衣,常用于形容女子的舞姿。
  • :娇嫩、娇媚,这里指不耐烦的情绪。
  • 口脂:嘴唇上的脂粉,表示妆容。
  • 初潮:初次醉意,刚刚开始感到微醺。
  • 玉阑:指玉制的栏杆,这里象征高雅的环境。
  • 翠翘:形容女子的头发,翠绿而翘起。

典故解析:

“霓裳”出自《霓裳羽衣曲》,是唐代乐舞的代表作品,象征着高雅的舞蹈。诗中提到的“东风”,常常与春天和生命的复苏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广洋,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春季的婺源山区创作的,作者在游览之际,携酒而至,受到自然美景和饮酒氛围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流畅的语言和优雅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与女子的舞姿相结合的画面。开篇的“舞罢霓裳不耐娇”,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舞蹈结束后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在舞蹈中所表现出的娇媚情态。接着“口脂微动酒初潮”,则进一步引入了酒的元素,表现出醉意初显,情感愈加微妙而复杂。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视野拓展至自然背景,描绘了“玉阑西畔春如海”的美丽景致,春天的繁华宛如海洋一般浩瀚无垠。最后一句“拟倩东风整翠翘”,表达了女子对春风的期待与向往,希望借助春风的力量整理她的发髻,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爱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自然美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场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舞罢霓裳不耐娇:舞蹈结束后,女子显得不耐烦,透露出她的娇媚。
  2. 口脂微动酒初潮:喝酒后,嘴唇微微颤动,感受到初醉的感觉。
  3. 玉阑西畔春如海:在玉制栏杆旁,春天的美景如同海洋般辽阔。
  4. 拟倩东风整翠翘:希望借东风的力量来整理她的发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大海,以表达其美丽与广阔。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帮助整发的能力,表现了对自然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春日的轻盈舞姿和微醺状态,传达了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期待,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生命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霓裳:象征美丽、华丽的舞蹈。
  • 春如海:象征生命的繁荣与自然的美。
  • 东风:象征希望、新生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舞罢霓裳”指的是: A. 舞蹈结束后 B. 舞蹈开始前 C. 舞蹈中途 D. 舞蹈的回忆

  2. “玉阑西畔春如海”中的“春如海”意指: A. 春天的飘逸 B. 春天的美好景象 C. 春天的沉闷 D. 春天的结束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汪广洋的诗更侧重于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强调孤独与对酒的沉思。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湖心亭 踏莎行 送友人还山中 踏莎行 其一 踏莎行 玉颊啼痕 踏莎行·枝绿初匀 踏莎行 其二 登海风阁 踏莎行 画柳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不失一 情不自堪 磁化 铁郭金城 轻縠 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牛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疾恶如雠 尣字旁的字 校场 深识远虑 采字旁的字 产权 醉玉颓山 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