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30
千重海浪渔人醉,百战沙场野叟闲。能向闹中还得静,乃知朝市即青山。
千层海浪中,渔夫醉得酩酊大醉;而在百战沙场上,老者却显得悠闲自得。能够在喧嚣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才明白繁华的市井其实就像青山一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玉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尤其倾向于表现个人的内心体验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的晚年,正值战乱频仍的时期。他在诗中借渔人和野叟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思。
这首诗透过渔人和野叟的形象,深刻揭示了生活的两种状态。渔人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沉醉,象征着生活的喧嚣与浮华,而百战沙场的老者却显得从容不迫,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展示了在喧闹环境中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整首诗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的空间。最后一句“乃知朝市即青山”更是将繁华市井与自然青山相提并论,强调了看似喧闹的生活也能隐含宁静的智慧,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传达了在繁华与喧嚣中,保持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渔人醉”主要表达了什么?
“百战沙场”的“百战”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再和公仪龙图》与陶渊明的《饮酒》系列在主题上均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陶渊明通过田园诗的形式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梅尧臣则通过对比渔人与野叟,反映出对繁华与宁静的思考。两者在诗风和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