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6:03
沙窝道中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叠叠青山处处溪,
溪声淙玉潄玻瓈。
悬知菊水人难老,
可信桃源路易迷。
山岭梅花迎客笑,
路傍松盖与云齐。
寒林昨夜微经雨,新迹分明过虎蹄。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色与人生哲理。诗中写道:重重叠叠的青山中有小溪流淌,溪水的声音像玉石潺潺,清澈如玻璃。谁能知道菊花水的地方人是难以长生的,而桃源的道路却是容易迷失的。在山岭上,梅花在迎接客人,笑意盈盈;路旁的松树与云朵齐齐相伴。昨夜的寒林经过细雨,留下了清晰的足迹,似乎是虎的爪印经过。
作者介绍:王之道是宋代的一位诗人,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其作品往往蕴含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之道游历山水之间,受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宋代文人关注自然与人文的传统。
《沙窝道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以清新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的美丽景色与人生态度。开篇便以“叠叠青山处处溪”引入山水环境,层层叠叠的青山与潺潺溪水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悬知菊水人难老,可信桃源路易迷”引出人生哲理,菊水作为长生的象征,反映了人对长生的追求,而桃源则隐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迷失,展现出一种对世外桃源向往的复杂情感。
山岭上的梅花和路旁的松树,则是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传达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和谐。梅花迎客的笑意,象征着友好与热情,而松树则与云朵齐齐,代表着自然的高远与开阔。最后一句“寒林昨夜微经雨,新迹分明过虎蹄”,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中的生机与活力,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和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菊水”象征什么?
“寒林昨夜微经雨”中的“微”字表示什么?
诗中的梅花迎客笑,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