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4:04
金缕曲 其二
作者:刘大白
更欲详探究。数当时车盟笠约,几朵朋旧。行止兴居长系念,为问谁还淹久。谁已跨寒驴出走。住者都烦相问讯,道刘郎长引怀人脰。其去者,是归否。非归敢问今何就。望将他游踪细报,慎母差谬。便我寄将音信去,免却疏慵见咎。休厌我哓哓相叩。嗜好盛年原异俗,所难抛只是同心友。烦渎处,勿相疚。
我更加想要仔细探究。想起当时的车马和友好的约定,几朵旧友的情谊。在行止和兴居之间,长久挂念着,想问谁还在这里久留。谁又已经骑上寒驴离去?留在这里的人都烦恼着互相问询,听说刘郎常常挂念着朋友的音信。那离开的人,是归来,还是不归?不敢问他们如今在哪里。希望你能细心告诉我他在外的行踪,生怕母亲的信息有误。于是我想寄去音信,免得因疏懒而遭到指责。请不要厌烦我这样叨叨地打扰你。嗜好的盛年本是不同的风俗,但我所难以舍弃的只是同心的朋友。烦请谅解,不要责怪我。
刘大白(1882-1946),名及字不详,字大白,号白云,生于湖南,后在上海等地活动。他是近现代著名的词人,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用词牌写作,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该诗写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对友人间的情谊及个人命运有深刻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珍视。
《金缕曲 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旧友的挂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事变迁的无奈。整首词采用了质朴的语言,通过对“车盟”“寒驴”等意象的描绘,生动地勾勒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生活的琐碎。
诗中反复的“问”字,体现了内心的焦虑与期盼,似乎在诉说着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在“非归敢问今何就”中,表达了对友人安危的关切与无奈,显得尤为动人。最终,诗人以“所难抛只是同心友”收束,强调了友谊的珍贵与不可抛弃,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感。
更欲详探究。
表达了诗人对某种事情的想要深入了解的愿望。
数当时车盟笠约,几朵朋旧。
追忆当年与朋友间的约定与情谊。
行止兴居长系念,为问谁还淹久。
在生活的起伏中,常常挂念,想知道谁还在这里。
谁已跨寒驴出走。
想问那些已经离去的朋友,隐喻着简单的生活方式。
住者都烦相问讯,道刘郎长引怀人脰。
留下来的人烦恼地互相询问,表现出对刘郎的挂念。
其去者,是归否。非归敢问今何就。
对离去者的归来与否感到不安,不敢询问现状。
望将他游踪细报,慎母差谬。
希望能详细得知友人的行踪,生怕信息出错。
便我寄将音信去,免却疏慵见咎。
打算寄去音信,避免因疏懒而被指责。
休厌我哓哓相叩。
请求对方不要厌烦自己的叨扰。
嗜好盛年原异俗,所难抛只是同心友。
生活的趣味虽不同,但难以舍弃的只是同心的朋友。
烦渎处,勿相疚。
请不要责怪我的打扰。
整首词以对朋友的思念为主线,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车盟”指的是什么?
A. 朋友间的约定
B. 一种交通工具
C. 一种信件
“谁已跨寒驴出走”中“寒驴”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交通工具
C. 一种生活方式
诗人希望收到什么?
A. 食物
B. 音信
C. 书信
以上是对《金缕曲 其二》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