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其二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7:52:16

诗句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里馀。

去年方北望,今岁复西驱。

剑阁离天日,秦川限帝都。

临风相忆处,能饮一杯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2:16

原文展示: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其二 邵雍 〔宋代〕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里馀。 去年方北望,今岁复西驱。 剑阁离天日,秦川限帝都。 临风相忆处,能饮一杯无。

白话文翻译: 从蜀地到吴地,中间隔着万里之遥。 去年才向北眺望,今年又向西奔波。 剑阁高耸入云,秦川与帝都相隔。 在风中思念之时,能否共饮一杯酒。

注释:

  • 二蜀至三吴:指从蜀地(今四川一带)到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
  • 中间万里馀:形容两地相隔极远。
  • 去年方北望:去年还在向北眺望。
  • 今岁复西驱:今年又向西奔波。
  • 剑阁离天日:剑阁极高,仿佛接近天日。
  • 秦川限帝都:秦川(今陕西一带)与帝都(指开封)相隔。
  • 临风相忆处:在风中思念远方的朋友。
  • 能饮一杯无:能否共饮一杯酒,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邵雍写给剑州普安令周士彦的,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邵雍在诗中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频繁迁徙的生活状态。诗中的“二蜀至三吴”和“去年方北望,今岁复西驱”描绘了作者不断奔波的生活轨迹,而“临风相忆处,能饮一杯无”则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从蜀地到吴地的遥远旅程,以及去年北望、今年西驱的奔波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诗中的“剑阁离天日,秦川限帝都”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地理的隔阂,增强了诗的意境。最后两句“临风相忆处,能饮一杯无”则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渴望与友人共饮一杯酒的愿望,情感真挚动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里馀”:开篇即点明两地相隔之远,为后文的思念之情做铺垫。
    • “去年方北望,今岁复西驱”: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了作者不断迁徙的生活状态。
    • “剑阁离天日,秦川限帝都”: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地理的隔阂,增强了诗的意境。
    • “临风相忆处,能饮一杯无”: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渴望与友人共饮一杯酒的愿望,情感真挚动人。
  •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剑阁离天日”,形象地描绘了剑阁的高耸。
    • 对仗:如“去年方北望,今岁复西驱”,形成时间上的对比。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作者的奔波生活和地理的隔阂,抒发了深切的思念和渴望相聚的愿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剑阁:高耸入云,象征着地理的隔阂。
    • 秦川:与帝都相隔,增强了诗的意境。
    • 风:象征着思念之情,临风相忆,情感真挚。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二蜀至三吴”指的是从哪里到哪里? A. 四川到江苏、浙江 B. 四川到北京 C. 江苏到浙江 D. 北京到四川
    2. 诗中的“剑阁离天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3. 诗的最后一句“能饮一杯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悲伤 C. 思念 D. 喜悦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与该诗词主题相近的其他诗作,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邵雍的这首诗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时局的感慨,而邵雍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注》
    2. 《邵雍诗集》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谭瓶斋五十,索词,作此戏寿之 祝英台近 潮安清明 祝英台近 题天寒修竹图 祝英台近(赋揽秀园) 祝英台近 上海舟次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其五 并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结尾的成语 卖俏行奸 随世沉浮 秃宝盖的字 兴丞相叹 入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花言巧语 凤头钗 戍副 忧民忧国 疗疮剜肉 口字旁的字 能言善道 夷固 反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