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31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作者:孟郊
换却世上心,独起山中情。
露衣凉且鲜,云策高复轻。
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
每将逍遥听,不厌飕飗声。
远念尘末宗,未疏俗间名。
桂枝妄举手,萍路空劳生。
仰谢开净弦,相招时一鸣。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从世俗中脱离、追求山中宁静生活的情感。诗人换掉世俗的心思,独自沉浸于山中的情感。露水的衣裳清凉而鲜艳,云彩的飞行轻盈而高远。喜悦地看到夏天的到来,使松树的景象变得清新。每当我逍遥地聆听这自然的声音,丝毫不厌倦那轻风的吹拂。心中对尘世的思念逐渐淡去,名利的纠缠也未曾放下。试图向桂枝举手,但浮萍般的生活却是徒劳无功。仰望宁静的琴弦,期待与友人相邀共鸣。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世俗的超然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士人的理想生活。
作者介绍: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号天台山人,以诗歌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著称。经历坎坷,作品多抒发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孟郊游历灵岩山时所作,表达他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孟郊的《题从叔述灵岩山壁》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自然的向往。开头便以“换却世上心”引出主题,表明诗人在世俗生活中的心境变化。接下来的描写,露衣的凉爽与云策的轻盈,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清新情感的反映。
“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不仅描写了夏日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心境的转变,夏天的到来令他感受到生命的清新与活力。而“每将逍遥听,不厌飕飗声”则是诗人在享受自然时的沉醉,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洒脱。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尘世的思考, “远念尘末宗,未疏俗间名”显示出诗人虽然渴望逃离,但仍对世俗有所牵挂,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显而易见。最后的“仰谢开净弦,相招时一鸣”则是对友人的期待,期望在宁静的山中与知己共鸣,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整首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是一首极具诗意的作品。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诗人孟郊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换却世上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桂枝”象征什么?
孟郊 vs.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