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3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32:13
闻归集贤远引奉简一章
作者: 张翥 〔元代〕
故旧相看逐逝波,思归无路欲如何?
将军每叹檀公策,朝士徒悲穆氏歌。
南海明珠来贡少,中原健马出征多。
先生自说将高举,不遣冥鸿到罻罗。
老朋友相见就像看着逝去的波涛,我思念家乡却无路可归该怎么办呢?
将军常常感叹檀板公的谋略,朝中的士人徒然悲伤穆氏的歌声。
南海的明珠进贡的少,中原的健马出征的却很多。
老师自己说要高高举起,不让冥鸿飞入罻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历史的关注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历史的反思,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翥对故旧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之际,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无奈感。开头两句以“逐逝波”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友谊的淡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诗人借用将军对檀公谋略的叹息,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下局势的复杂与艰难。接下来的句子提到南海明珠和中原健马,折射出对物质和战争的思考,暗示出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联系。最后,诗人以“先生自说将高举”结束,隐含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力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逐逝波”主要描述了什么?
A. 时间流逝
B. 友谊的淡薄
C. 个人的孤独
D. 以上皆是
“将军每叹檀公策”中,檀公的形象指的是?
A. 一位将领
B. 一位谋士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南海明珠”象征着?
A. 财富的减少
B. 国家衰弱
C.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