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1:06
虎洞
作者:陆游〔宋代〕
空山秋高木叶黄,
茫茫百草凋秋霜。
逶迤深谷白昼静,
群鸦竞噪众鸟翔。
洞中有虎何猛烈,
牙如利刀爪如铁。
奋髯掉尾初出穴,
昂头四顾吐其舌。
双睛忽动飞电回,
层崖长啸阴风来。
山中藜藿谁敢采,
野外狐兔皆悲哀。
嗟虎之猛有如此,
自是贪残日无已。
岂无壮士裴将军,
弯弓射之殄其类。
方今上有明圣君,
广爱民物怀深仁,
推诚不但祝罗网,
登用牧守需贤人。
四郊无事民安静,
有若刘昆多善政。
嗟虎虽猛当如何,
胡为饮泉卷久阿?
明当负子东渡河!
整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山林景象,表现了猛虎的威猛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诗人描绘了空旷的高山与凋零的草木,描写了虎的凶猛与人们的无奈。接着,诗人提到了当今明君和良臣的重要性,强调了治国安民的必要性,最后流露出对未来的期盼。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宋代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关怀,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背景与陆游的爱国情感密切相关,结合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
陆游的《虎洞》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对猛虎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诗的开头通过“空山秋高木叶黄”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天氛围,既显现出自然的静谧,又暗藏着不安的情绪。随后,猛虎的形象跃然纸上,牙齿如刀、爪子如铁,形象地展现了其凶猛的气势,使人不禁对这位“山中之王”产生敬畏之情。
在后半部分,陆游将焦点转向社会和治国理政,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宁与民众幸福的渴望。通过提到“明圣君”和“贤人”,显示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期盼。整首诗不仅是对猛虎的赞美,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社会的关怀,强调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虎洞》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猛虎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明圣君”指代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