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6:15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
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洛阳因剧孟,访宿话胸襟。
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
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
扶摇应借便,桃李愿成阴。
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
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
这首诗以黄河的三尺鲤鱼为引,说明它本在孟津生活,虽然点缀着龙的图案,却终究无法变成龙,最后只能伴随普通的鱼。老朋友从东海而来,我们见面时互相吹嘘。若在风浪中相遇,更想要直上昆仑山。手握长剑,举杯畅饮,这是男儿的胸怀。因剧孟而造访洛阳,聊聊心中的豪情壮志。只仰望高山的秀丽,却不知江海的深邃。长安再携手,重聚时价值千金。你是朝廷的辅佐,我却在文墨中徘徊。高风能摧毁秀木,空中的鸟儿也会受惊。没有兴致回舟,只因受命前来相寻。若能扶摇直上,愿桃李成阴。张仪的口才令人发笑,庄舄的吟唱则令人愁苦。谁怜明月之夜,听着秋天的砧声,肠断心伤!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奔放的诗风闻名于世。他的诗作涉及广泛,尤其擅长抒情和描绘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崔侍郎是李白的旧友,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揭示了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赠崔侍郎》是李白以豪放的笔调,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以“黄河三尺鲤”开篇,通过鲤鱼与龙的比喻,表达了对自己才能未能展现的遗憾。接着,李白引入与老友的相聚,暗示即使身处风浪中,也希望能高飞,体现出他对理想的向往。
在后面的描写中,李白对高山和江海的对比,既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现实深邃的感悟。进一步的,诗中提到的“长安复携手”,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重聚的期待。整首诗在豪情与愁苦之间切换,尤其是最后几句,既有对月夜的惆怅,也有对秋砧声的感伤,展现了李白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豪情与愁苦交融的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白在诗中用什么动物来比喻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长剑一杯酒”是用来表达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是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