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8:51
非独苏仙念老穷,
古灵亦复荐孤忠。
白头不得诸公力,
惟有西塘八十翁。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仅苏轼(苏仙)在老年时感叹贫穷,古代的灵魂也同样推崇那些孤独而忠诚的人。白头之人无法得到众人的帮助,只有那位在西塘的八十岁老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汝霖,号景莼,南宋诗人、词人,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他的作品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借用历史人物及故事,表达对忠诚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刘克庄在《读本朝事有感十首》中,展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尤其对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理想的坚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诗的开头以“非独苏仙念老穷”引入,表明不仅苏轼在老年时感到贫穷和无奈,古代的忠诚者也同样受到忽视。这种对比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现实的映照。
“白头不得诸公力”一句,传达了对年长者的同情与对社会冷漠的批判,反映出诗人对老年人的关怀。最后一句“惟有西塘八十翁”则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暗示着在社会的冷漠中,仍有一些人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忠诚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与忠诚的思考,尤其是对年长者在社会中遭遇冷落与无助的深切同情,同时也传达了在逆境中坚持理想的希望。
“非独苏仙念老穷”中的“非独”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西塘八十翁”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老年人的态度是?
可以对比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感慨,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