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7:10
莫爱于公主,情钟掌上珠。
是谁误天子,遣嫁与单于。
帝女生而贵,王姬礼亦殊。
竟令乘凤侣,远适牧羊奴。
不信和戎者,真能保塞无。
如何丈人行,金絮奉胡雏。
别爱上公主,情意如掌中珠。
是谁误了天子,让她嫁给单于?
帝王的女儿本是贵族,王姬的礼遇也不同。
竟然让她乘凤而去,远嫁给牧羊的奴隶。
难道相信和亲的事情,真的能保住边塞的安宁?
怎么丈人会这样做,送金绒去给胡人的幼子。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和,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诗词见长,风格豪放,常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他的作品受到了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刻影响,在诗歌中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民族关系紧张、国家局势动荡的时代。诗中通过公主与单于的婚配,表达了对权力、爱情和民族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忧虑。
这首诗以公主的婚姻为线索,展开了对权力、爱情及民族关系的深刻探讨。开篇以“莫爱于公主”直接进入主题,表明对高贵地位的追求是不明智的。接下来的“情钟掌上珠”,则展现了对珍贵事物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然而,诗人随即质疑这种向往的合理性,提及“是谁误天子,遣嫁与单于”。此句揭示了政治婚姻背后的阴谋与权力游戏,公主被迫嫁于外族,失去了自由,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接下来的对比“帝女生而贵,王姬礼亦殊”,强调了公主的高贵出生与外族的卑微地位之间的巨大差距,令人感到悲哀。
最后几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质疑了“和戎”的有效性,认为这种通过婚姻来维持和平的方式并不可靠,甚至可能导致更大的危险。这与时代背景下的国家危机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整首诗反映了对权力与爱情的深刻思考,对民族关系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达出诗人在历史动荡中的无奈与悲哀。
诗中提到的“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首领?
“情钟掌上珠”中的“掌上珠”比喻什么?
诗中对“和戎”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