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枕上作

《枕上作》

时间: 2025-07-31 11:51:11

诗句

谢事还家一老农,悠然高卧听晨舂。

虽无客共樽中酒,何至僧鸣饭後钟?

采若未能浮楚泽,思鲈犹欲钓吴松。

自余万事慵开眼,知结宗门案几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51:11

原文展示:

谢事还家一老农,悠然高卧听晨舂。
虽无客共樽中酒,何至僧鸣饭後钟?
采若未能浮楚泽,思鲈犹欲钓吴松。
自余万事慵开眼,知结宗门案几重?

白话文翻译:

一位老农谢绝了外面的事务,悠然自得地躺在床上,听着清晨的舂米声。
虽然没有客人一起喝酒,何必在僧侣鸣钟之后才吃饭呢?
就算不能在楚水中漂浮而采莲,仍然想要在吴江边钓鲈鱼。
除了这些万事,我懒得睁开眼睛,知道自己在宗门中要处理多少琐事呢?

注释:

  • 谢事:谢绝事务,指退隐,不再参与世俗的事务。
  • 高卧:指躺在床上,形容一种安逸的状态。
  • 晨舂:早晨舂米的声音,传达出清晨的宁静。
  • 樽中酒:酒樽,指盛酒的器具。
  • 僧鸣饭後钟:僧侣在吃饭后敲响的钟声,暗示时间的流逝。
  • 楚泽:指楚地的水泽,象征丰盈的自然环境。
  • 吴松:指吴地的松树,常用于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
  • 宗门:佛教或道教的宗派,指宗教事务。

典故解析:

“楚泽”与“吴松”均指江南地区的自然美景,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依恋。在古代文人中,钓鱼的隐喻常用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此外,僧侣的钟声象征着时间与生命的流逝,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动荡,致力于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陆游的诗风直白而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泊。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欣赏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枕上作》展现了陆游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事务的超脱,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精神状态。诗中老农的形象,象征了理想的隐士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第一句“谢事还家一老农”就直接引入了主题,老农的悠然自得与晨舂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诗中提到“虽无客共樽中酒”,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处孤寂,却依然乐于自处,显示出对物质生活的无所谓。接下来的“采若未能浮楚泽,思鲈犹欲钓吴松”,表达了即使无法如愿以偿,仍然有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正是陆游诗歌的核心。

最后两句“自余万事慵开眼,知结宗门案几重”,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无所适从。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事物中,诗人选择了闭眼沉思,回归内心的安宁。这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宗教的反思,让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谢事还家一老农:老农谢绝外界事务,回归家庭,展现出一种归隐的态度。
  2. 悠然高卧听晨舂:悠闲地躺着,倾听早晨轻松的舂米声,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3. 虽无客共樽中酒:没有朋友共饮,表现一种孤独,但仍然能享受生活。
  4. 何至僧鸣饭後钟:即使没有客人,时间的流逝仍然会被僧侣的钟声提醒。
  5. 采若未能浮楚泽:就算不能在水中采莲,仍然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思鲈犹欲钓吴松:想要钓鱼,象征一种闲适的生活愿望。
  7. 自余万事慵开眼:对世俗事物感到厌倦,不想去面对。
  8. 知结宗门案几重:明白自己在宗门中还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谢事”与“高卧”,形成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老农的生活与隐士生活相提并论,表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反问:通过“何至僧鸣饭後钟”,引发读者思考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事务的超脱。通过老农的形象,展现出一种理想的淡泊宁静的生活状态,反映了陆游内心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农:象征着简单而安宁的生活。
  • 晨舂:代表清晨的宁静和农耕的生活。
  • 樽中酒:暗示生活的闲适与享受。
  • 楚泽、吴松:体现江南的自然美景,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农”代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忙碌的城市生活
    • B. 隐逸而安宁的乡村生活
    • C. 追逐名利的商人生活
  2. “虽无客共樽中酒”中的“樽中酒”象征什么意思?

    • A. 友情的陪伴
    • B. 物质的享受
    • C. 对孤独的接受
  3. “采若未能浮楚泽”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无奈
    • B. 对生活的渴望
    • C. 对生活的绝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陆游的《枕上作》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追求。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出内心的宁静,但陆游更强调个人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古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查询

久旱祷雨不应,晴天忽落数点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 其二 和文黼主簿叔惠诗之韵 过神助桥亭 瓶中梅杏二花 过玉山东三塘五首 已过吴江阻风上湖口二首 其一 过宜福桥 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 入建平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晴虹 大字旁的字 包含隈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避祸就福 不留痕迹 业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老身长子 菽水之欢 巑岏 包含噪的词语有哪些 连烽 植党营私 污手垢面 咤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