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重山(吴松浮天阁送别)

《小重山(吴松浮天阁送别)》

时间: 2025-05-05 11:08:45

诗句

楼外江山展翠屏。

沈沈虹影畔,彩舟横。

一尊别酒为君倾。

留不住,风色太无情。

斜日半山明。

画栏重倚处,独销凝。

片帆回首在青冥。

人不见,千里暮云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1:08:45

原文展示:

小重山(吴松浮天阁送别)
作者: 蔡伸 〔宋代〕

楼外江山展翠屏。沈沈虹影畔,彩舟横。
一尊别酒为君倾。留不住,风色太无情。
斜日半山明。画栏重倚处,独销凝。
片帆回首在青冥。人不见,千里暮云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楼外的江山如画,山水间的彩舟轻轻划过。为送别朋友,诗人举起酒杯,尽情畅饮,却无法留住这美好时光,因为风的气息太过无情。斜阳洒在半山腰,独自倚靠在画栏上,感到无比的惆怅。回首望去,远处的帆影在青空中若隐若现,然而人已不见,千里之外的暮云平淡无奇。


注释:

  • 翠屏:青翠的山峦,形象地描绘了江山的美景。
  • 虹影:指虹的倒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景象。
  • 别酒:送别时举杯饮酒,表达对朋友的不舍。
  • 风色:指风的情态,比喻时光的流逝。
  • 斜日: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时刻。
  • 画栏:装饰的栏杆,营造出一种优雅的环境。
  • 片帆:小船的帆,象征着远行者的离去。
  • 青冥:指广阔的天空,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字汝修,号青云,宋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送别为主题,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送别友人之际,吴松浮天阁作为背景,增添了离别的氛围。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惆怅与不舍,反映出当时士人交游的情感。


诗歌鉴赏:

《小重山》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优美的自然意象。诗中首先描绘了外面的江山景色,青翠的山峰和虹影的倒影,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接着,诗人以“别酒”为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然而“留不住,风色太无情”的叹息,揭示了时间无法停留的无奈。接下来的描写中,斜阳投射在半山,烘托出一种孤独的情绪,诗人独倚画栏,感受到离别带来的凄凉。最后,远处的片帆和千里暮云,象征着友人的远去与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有深厚的人情,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外江山展翠屏:描绘了楼外的美丽山河,形成了如翠屏般的风景。
  2. 沈沈虹影畔,彩舟横:虹的倒影在水面上,轻舟横渡,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3. 一尊别酒为君倾:为送别朋友,诗人举杯敬酒,表达深情。
  4. 留不住,风色太无情:尽管情感真挚,但风的无情使得美好无法停留。
  5. 斜日半山明:夕阳西下,照耀着半山,象征时间的流逝。
  6. 画栏重倚处,独销凝:独自倚靠在画栏上,感到无比的孤独。
  7. 片帆回首在青冥:远方的小船在青空中回首,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8. 人不见,千里暮云平:友人已不在,千里之外的暮云平淡无奇,体现了孤独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山比作翠屏,形象生动。
  • 拟人:风被描述为无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片帆回首”“千里暮云”,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中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情的描写交融在一起,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珍贵,旨在引起读者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着宏伟的自然景观,反映出人对自然的热爱。
  • 虹影:美丽而转瞬即逝的象征,暗示着人生的短暂。
  • 别酒: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
  • 斜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时刻。
  • 片帆:象征着远行与离别,带来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别酒”为君倾,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不舍
    • C. 忧伤
  2. “片帆回首在青冥”中的“片帆”指的是什么?

    • A. 大船
    • B. 小船
    • C. 船只的数量
  3. 诗中“留不住,风色太无情”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 C. 对朋友的祝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山中送别》:王维

诗词对比:

蔡伸的《小重山》与李白的《送友人》都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但蔡伸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的情感。这两首诗在表达离别情感上各具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句 其一 减字木兰花 其十二 减字木兰花 其十一 减字木兰花 其六 减字木兰花 其三 减字木兰花 其二 九龙岩 九日石庄阻雨 醉眠亭 莫恼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風字旁的字 死亡无日 革字旁的字 哀惧 五原 巛字旁的字 耳齐 栋鄂部 包含雒的词语有哪些 汹茫 避凶趋吉 包含祸的成语 水字旁的字 一体知悉 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挫骨扬灰 目字旁的字 史争旦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