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慈溪龙虎轩偶成

《慈溪龙虎轩偶成》

时间: 2025-04-22 16:47:39

诗句

仙都石笋似天成,凫水松龙是弟兄。

走遍游人与行客,未知谁可寄深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47:39

原文展示:

仙都石笋似天成,
凫水松龙是弟兄。
走遍游人与行客,
未知谁可寄深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仙都的奇特景色,石笋高耸如天成,水中游弋的鸭子和松树上的龙彼此相依。尽管我走遍了这里的游人和行客,却不知道谁能寄托我内心的深情。

注释:

  • 仙都: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特指山水风景极佳的地方。
  • 石笋:指石头自然形成的尖筒状的岩石,形状如笋,象征着自然的鬼斧神工。
  • 凫水:指水中的野鸭,寓意生机与灵动。
  • 松龙:松树与龙的结合,象征着坚韧与神秘。
  • 走遍:形容游历的广泛,指向四方走访。
  • 深情:指内心深厚的情感与寄托。

典故解析:

“仙都”常用于描绘与神仙相关的美丽地方,诗中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祖俭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字子平,号石林。他以其精湛的诗才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而闻名,作品大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吕祖俭游历仙都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情感的思索。那时的社会氛围鼓励文人游历山水,以寻求灵感和寄托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慈溪龙虎轩偶成》以其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开头一句“仙都石笋似天成”,通过“似天成”二字,表达了自然景观的神奇与壮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凫水松龙是弟兄”,则将自然生物与环境结合,生动地体现了生态的和谐。诗的后两句“走遍游人与行客,未知谁可寄深情”,则引入了人情的思考,诗人虽游历四方,但内心的情感似乎没有找到归属,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在描绘壮丽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人对情感寄托的渴望和迷茫。吕祖俭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关系,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都石笋似天成:描绘仙都的奇特自然景观,强调其壮丽与独特,仿佛是天工开物。
  2. 凫水松龙是弟兄:松树与水中鸭子之间的和谐关系,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3. 走遍游人与行客:表达诗人游历的广泛,接触了众多的人。
  4. 未知谁可寄深情:尽管见过许多人,内心的情感却无法找到寄托,流露出几分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笋比作“天成”,强调其自然之美。
  • 拟人:松龙之间的关系被形容为“弟兄”,赋予了自然景观以人性化的情感联结。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自然与人的情感交融,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与对人际情感的思考,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石笋:象征着大自然的奇观与力量。
  2. 凫水:代表了生机与活力,寓意生命的流动。
  3. 松龙:象征坚韧与神秘,体现自然的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凫水”是指哪种动物? A. 鸭子
    B. 鱼
    C. 鹰

  2. 诗人走遍了哪些人? A. 游人和行客
    B. 商人和农民
    C. 学者和艺术家

  3. 诗的意象“石笋”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的情感
    C. 社会的繁华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但吕祖俭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丽与气势。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吕祖俭研究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十三首 其八 旅窗杂忆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八 望江南·题大厂画扇残稿以贻魏照风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其五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题病树佳住楼词意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骈语 牛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靡衣媮食 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千把 隶字旁的字 洋开头的成语 求亲靠友 包含趋的词语有哪些 星陈夙驾 乚字旁的字 泥牛入海 外怯内勇 河海清宴 识道 誉过其实 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