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 其一 客有索赋梅词者,余应之曰:自林和靖诗出,光前绝后矣。姑以此意赋之可也

《满江红 其一 客有索赋梅词者,余应之曰:自林和靖诗出,光前绝后矣。姑以此意赋之可也》

时间: 2025-05-04 01:54:55

诗句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

尽后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

离不得,春和腊。

少不得,烟和雪。

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

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

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4:55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一
客有索赋梅词者,余应之曰:自林和靖诗出,光前绝后矣。姑以此意赋之可也。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
尽后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
离不得,春和腊。
少不得,烟和雪。
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
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
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并指出自林和靖(即林逋)以来,梅花的描写在诗歌中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诗中提到,唐宋以来的诗人在表达梅花时显得拙劣,而和靖的诗则使古人相形见绌。诗的意境如同清澈的水面和黄昏的月光,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神秘的气息。诗人也提到,虽然许多后来的作者试图争奇斗艳,但仍然无法超越和靖的作品。春天的气息和冬天的寒冷相互交织,烟雾和雪花的意象相互交融。诗中描绘了乡村的茅屋和竹篱,暗示了生活的清贫和简单。最后,诗人感叹邻居的春光照进了他的生活,而他却因离别而伤感,似乎在树下的僧人更能表达这种离别的情感。

注释:

  • 和靖:指的是宋代诗人林逋,以梅花著称。
  • 离不得:指的是无法分离的感受或意象。
  • 茅檐:指的是茅草屋檐,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轻折:形容竹篱的柔软,易于折断,暗示生活的脆弱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莘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尤其对梅花的描写有独到的见解。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客人要求赋梅词的情况下应运而作,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理解和对林和靖作品的高度评价,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和文化自信。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其一》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诗人林逋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世诗人的批判。诗中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孤独与坚韧,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汪莘以清新的笔触描绘梅花的美丽,将自然与人文情感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中提到的“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梅花的美在冬天中独自开放,它的身影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孤独的美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通过对比古今,诗人不仅在赞美梅花,更是在反思文学的传承与变迁。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如“茅檐低亚,竹篱轻折”,则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传达出一种质朴而真实的情感。在这首诗中,汪莘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与离别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指代唐宋时期的诗人对梅花的描写,暗示他们的作品未能真正捕捉梅花的灵魂。
  • 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强调林逋的作品使古代诗人的描写显得笨拙。
  •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描绘梅花的形象犹如清水般清澈,黄昏的月色下更显神韵。
  • 尽后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后来的诗人虽然追求新意,但仍无法超越林逋的深刻。
  • 离不得,春和腊;少不得,烟和雪:表达了春冬交替的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融。
  • 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描绘田园生活的简朴。
  • 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感叹春天的美景却无法分享,反映出离别的悲伤。
  • 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比喻在梅树下的僧人更能感受到这种离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写照乍分清浅水”将梅花与水面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梅花以情感与灵性,使其更具人性化。
  • 对仗:如“春和腊,烟和雪”,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梅花展开,赞美其清雅高洁的品质,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与对今人作品的反思,透过自然景象传达出深切的人生感悟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与孤独。
  • 清浅水:代表清澈与宁静,暗示内心的平和。
  • 黄昏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和靖”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白居易
    • B. 林逋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人认为后来的诗人在描写梅花时表现如何?

    • A. 超越古人
    • B. 与古人平起平坐
    • C. 较为拙劣
    • D. 完全不如
  3. 诗中提到的“茅檐低亚”暗示了什么?

    • A. 富贵生活
    • B. 清贫与简单
    • C. 繁华与热闹
    • D. 高楼大厦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梅花落》(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林逋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题材,表达孤独与坚韧,风格清新脱俗。
  • 王安石的《梅花》:更加注重梅花的坚韧性,与汪莘的柔美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摘红英 春雨惜花 摘红英 落花 摘红英 摘红英 春雨惜花 醉妆词 闺思 醉妆词 瑶阶草 瑶花慢 其二 水仙花 瑶花慢 其一 水仙花 瑶花慢 咏水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与世无竞 儿字旁的字 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向方 东家子 入字旁的字 忠言嘉谟 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垢厉 川字旁的字 铁鼓 里字旁的字 一面之交 支左屈右 生查子 傲霜枝 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