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乌夜啼

《乌夜啼》

时间: 2025-05-06 19:11:44

诗句

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

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

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

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1:44

原文展示:

乌夜啼
作者: 卢祖皋 〔宋代〕
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
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
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
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沙滩和浅水,伴随着细雨,孤独的篷船在雨中摇曳。香罗衣衫与征途遥远的征衣不同,砧杵声中流露出客人的愁苦。离别的怨恨让人不愿再看杨柳,回归的日期在心中默默计算着芙蓉花的开放。清晨,碧梧树的鸣声传来,回忆起昨夜的几阵秋风。

注释:

  • 寒沙:寒冷的沙滩,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萧萧:形容细雨声或秋风的声音,带有悲凉的情感。
  • 香罗:指的是细腻华美的布料,象征着温暖与美好。
  • 征衫:指的是旅客的衣服,表示远行的孤独与艰辛。
  • 砧杵:砧是用来切割食物的工具,杵是用来捣碎的工具,暗示着乡愁和生活的琐碎。
  • 别恨:离别之时的痛苦与怨恨。
  • 暗数:心中默默计算,表现了对归期的渴望和焦虑。
  • 碧梧:指的是青碧色的梧桐树,常被视为离别与思念的象征。
  • 纱窗:轻盈的窗户,映衬出清晨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祖皋,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浓厚的乡愁与离别之感。

创作背景:

《乌夜啼》的创作背景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在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常常经历离别与思念,故而在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乌夜啼》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意象,展现了离愁别绪的主题。诗的开头以“寒沙浅水”和“萧萧暮雨”勾勒出一幅孤独而凄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香罗不共征衫远”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思念与惆怅,似乎在诉说着他那种身在异乡、心系故土的情感。此处的对比十分鲜明,温暖的香罗与寒冷的征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两句中,诗人用“杨柳”象征离别的伤感,用“芙蓉”表达内心对归期的期盼与焦虑。杨柳轻柔,但此刻却让人感到无尽的忧伤,而芙蓉花则是归期的象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对重聚的渴望。最后,诗人以“碧梧声到纱窗晓”结束,全诗在晨曦中响起的鸟鸣声中带着一丝清新,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有离愁,但生活依旧要继续。而“昨夜几秋风”则暗示时间的流逝,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离别、思念和对归期的渴望,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段段寒沙浅水:描绘出寒冷的沙滩和浅水,营造出孤独的环境。
  • 萧萧暮雨孤篷:细雨声中,孤舟在暮色中摇曳,增添了孤寂感。
  • 香罗不共征衫远:香罗衣衫与远行的征衣形成对比,表达游子的孤独感。
  • 砧杵客愁中:生活的琐碎声中,流露出游子的愁苦。
  • 别恨慵看杨柳:因离别而心生怨恨,不愿再看象征离别的杨柳。
  • 归期暗数芙蓉:默默计算归期,象征希望与期待。
  • 碧梧声到纱窗晓:清晨的鸟鸣声传来,带来生命的气息。
  • 昨夜几秋风:回顾昨夜的秋风,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罗”与“征衫”对比,突显内心的矛盾。
  • 拟人:将“碧梧声”拟人化,给人一种亲切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环境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离别的思考与对归期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沙:象征孤独与凄凉。
  • 萧萧暮雨:代表忧伤与无尽的思念。
  • 香罗:象征温暖的回忆。
  • 征衫:象征旅途的艰辛。
  • 碧梧:象征思念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沙”意指什么?

    • A. 温暖的沙滩
    • B. 凄凉的沙滩
    • C. 美丽的沙滩
    • D. 热情的沙滩
  2. “香罗不共征衫远”中“征衫”指的是什么?

    • A. 旅行的衣服
    • B. 家乡的衣服
    • C. 休闲的衣服
    • D. 工作的衣服
  3. 诗中的“碧梧”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思念
    • C. 快乐
    • D. 祝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直接怀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是在离别的背景下,抒发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塞上春怀 单于晓角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 缑山道中口号 同苗郎中送严侍御赴黔中,因访仙源之事 赠歌人(一作赠佳人) 渡淮 春暮寄杜嘉兴昆弟 中春亭雪夜寄西邻韩李二舍人 春日酬熊执易南亭花发见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像胎 悔亲 身字旁的字 包含斛的词语有哪些 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枕曲藉糟 魚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包含乙的词语有哪些 提剑汗马 金字旁的字 悦劝 露劾 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扶危救困 翠结尾的成语 言和意顺 衣冠蓝缕 人胜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