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0:13
原文展示:
坠叶如花欲满沟,破篱荒井一蝉幽。
亦知希骥无希者,作么令人强转头。
白话文翻译:
落叶像花一样飘落,似乎快要满沟而溢;破旧的篱笆旁,荒凉的井边,一只蝉在幽静地鸣叫。
我也知道想要高飞的骏马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何必叫人强行转过头去呢?
注释:
- 坠叶:落下的树叶,形容秋天的景象。
- 如花:比喻落叶的美丽,体现了自然的意象。
- 欲满沟:形容落叶已经接近满沟的状态,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 破篱荒井:破旧的篱笆和荒废的井,表现出环境的萧条。
- 一蝉幽:一只孤独的蝉在安静地鸣叫,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
- 希骥:希望得到的骏马,象征着志向和理想。
- 无希者:没有希望的人,意指现实的无奈。
典故解析:
“希骥”指的是古代对高贵骏马的渴望,常用以比喻人的理想和追求。在诗中提到的“希骥无希者”可看作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年-912年),字子韶,号天池,唐代诗人,以其山水诗和闲适的生活态度著称。贯休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陋巷》创作于诗人晚年的一段时光,可能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后隐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陋巷》通过描绘秋天的落叶、破旧的篱笆和荒凉的井边,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萧条的意境。诗中第一联“坠叶如花欲满沟”用比喻的手法,将落叶的美丽与秋天的忧伤结合,展现出自然的无常与生命的流逝。第二联的“破篱荒井一蝉幽”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蝉的鸣叫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感伤。
接下来,诗人反思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意识到,骏马虽然美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表现了对理想追求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无情。整首诗在清淡的笔调中,透露出一种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坠叶如花欲满沟”:落叶如同花朵一样纷纷飘落,似乎快要填满沟渠,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和生命的消逝。
- “破篱荒井一蝉幽”:描述一处破旧的环境,显得荒凉而寂静,蝉的鸣叫更添孤独的感觉。
- “亦知希骥无希者”:诗人自省,明白理想的骏马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
- “作么令人强转头”: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质问为何要强迫别人改变看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叶比作花,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蝉在幽静中鸣叫,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上下联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自我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蝉:常象征孤独与坚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寂寥。
- 破篱与荒井:象征着衰败与无奈的生活状态,反映出社会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坠叶如花欲满沟”中的“如花”指的是什么?
- A. 形容落叶的美丽
- B. 形容花的颜色
- C. 形容蝉的鸣叫
- D. 形容秋天的到来
-
诗中提到的“希骥”是指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高贵的理想和追求
- C. 一种植物
- D. 生活的琐碎
-
“作么令人强转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的渴望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孤独的享受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对比《陋巷》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但《春望》更为悲壮,而《陋巷》则显得淡然。
- 贯休的风格偏向清新自然,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为直白,情感上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