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汉月 其八 极乐梵刹

《忆汉月 其八 极乐梵刹》

时间: 2025-05-07 18:20:38

诗句

遍览鹤山山水。

不愧海陬名寺。

禅房花木四时春,谁识个中风味。

浮屠通曲径,知几度踏穿游屐。

一声清磬出云来,到此已忘尘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0:38

原文展示

忆汉月 其八 极乐梵刹
作者: 李继熙

遍览鹤山山水。不愧海陬名寺。
禅房花木四时春,谁识个中风味。
浮屠通曲径,知几度踏穿游屐。
一声清磬出云来,到此已忘尘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鹤山名寺的游历,赞美了寺庙的自然风光和宁静气氛。诗中提到,寺庙的禅房四季如春,花木繁盛,令人感受到其中的独特韵味。作者在蜿蜒的小路上行走,感叹自己已经多次踏过这条路,一声清脆的磬声传出,仿佛将他带离了尘世,进入了一个极乐的境地。

注释

  • 鹤山:指的是山名,因鹤而得名,象征着高洁与宁静。
  • 海陬名寺:意指海边位置的著名寺庙,突出寺庙的地理位置和声誉。
  • 禅房:寺庙中的修行房间,通常用于静坐禅修。
  • 浮屠:即佛塔,象征着佛教的信仰与文化。
  • 清磬:寺庙中用于敲击的磬器,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常用于召唤僧众或进行仪式。

典故解析

  • 极乐:源自佛教,指的是极乐世界,象征着极致的安宁与快乐。
  • 忘尘世: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符合道教和佛教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继熙(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轻松的游览时刻,作者在鹤山名寺游览,受到自然风光与禅宗文化的启发,写下了这首抒情的诗作。

诗歌鉴赏

《忆汉月 其八 极乐梵刹》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诗篇。诗中以鹤山的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名寺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首句“遍览鹤山山水”,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这种细腻的感受在后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作者通过“禅房花木四时春”展现了寺庙内四季如春的生机,传达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浮屠通曲径”暗示出通往内心深处的路径,强调了修行与思考的过程。最后一句“一声清磬出云来,到此已忘尘世”,则是全诗的高潮,通过清脆的磬声,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体现了佛教的思想。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景象与深邃的哲理相结合,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传递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遍览鹤山山水:游览并欣赏鹤山的自然风光。
  2. 不愧海陬名寺:表达对名寺的赞叹,认为此处的寺庙名副其实。
  3. 禅房花木四时春:描绘寺庙内四季常春的美丽景象。
  4. 谁识个中风味:引发读者思考,只有真正体会的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独特韵味。
  5. 浮屠通曲径:暗示通往佛塔的小路,象征着修行的道路。
  6. 知几度踏穿游屐:感慨自己多次走过这条路,体验的积累。
  7. 一声清磬出云来:清脆的磬声仿佛从云中传来,营造了超脱的氛围。
  8. 到此已忘尘世:最终达到一种忘却世俗烦恼的境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屠比作心灵的归处,表达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 拟人:描绘自然景物,赋予其生命,使其更具情感。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节奏感,使诗歌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现了对自然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对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山:象征高洁与宁静,代表自然的纯粹。
  • 名寺:代表宗教与文化的结合,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禅房:象征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 浮屠:象征着佛教信仰与文化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地方的景色?

    • A. 鹤山
    • B. 泰山
    • C. 黄山
  2. 诗中提到的“清磬”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食物
    • C. 一种花卉
  3. 诗中表达了对哪种境界的追求?

    • A. 财富
    • B. 名利
    •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体现出宁静的情感。
  • 《登高》:王之涣的诗作,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达了思乡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受,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与杜甫的作品相比,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教文化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家庭和社会的困惑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菘园杂咏 所居堂极凉虽三伏常有秋意也偶得长句 窗前作小土山蓺兰及玉簪最后得香百合并种之戏作 雪晴欲出而路泞未通戏作二首 其一 辛酉除夕 夏日杂题六首 其三 行饭至新塘夜归 巴东遇小雨 自勉 道院杂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能诗会赋 亅字旁的字 蠹众木折 命途多舛 夐别 戈字旁的字 戏场 革面敛手 终开头的成语 五印字 父为子隐 里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影堂 息肩之地 包含籍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