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董令升梅花

《次韵董令升梅花》

时间: 2025-05-07 07:34:38

诗句

花前樽酒泻尖泥,痛饮仍欣客到齐。

竹外一枝青更好,水边疏影动还迷。

醉醒正值微风入,酬唱何妨素魄低。

闻说归舟阳羡去,应容酬别为烹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4:38

原文展示

次韵董令升梅花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花前樽酒泻尖泥,痛饮仍欣客到齐。
竹外一枝青更好,水边疏影动还迷。
醉醒正值微风入,酬唱何妨素魄低。
闻说归舟阳羡去,应容酬别为烹鸡。


白话文翻译

在花前,酒杯洒落在尖尖的泥土上,痛快地喝酒,依然高兴地等着客人到来。竹林外的一枝梅花更显得美好,水边的疏影在轻风中摇曳,令人迷醉。正当我醉醒之时,微风拂面,唱和之间何妨我稍微低下身段。听说你将归舟去阳羡,想必可以为这次分别准备一顿美味的鸡肉佳肴。


注释

  • 樽酒:酒杯,指盛酒的器具。
  • 尖泥:形容泥土的尖细,指酒洒落的地方。
  • 酬唱:互相唱和以表情意。
  • 素魄:指清白的灵魂,常用来比喻人的情感状态。
  • 阳羡: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因盛产美酒而闻名。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常与清雅、孤傲的品格联系在一起。
  • 阳羡:指阳羡的美酒,寓意诗人对酒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与董令升聚会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梅花的欣赏、对酒的喜爱以及对友人的珍重,体现了浓厚的友谊与生活的乐趣。


诗歌鉴赏

《次韵董令升梅花》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赏梅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其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诗的开头以“花前樽酒泻尖泥”引入,生动描绘了在梅花盛开的环境下,酒杯洒落在泥土上的情景,既有欢快的氛围又增添了几分洒脱与自然。接着,诗人提到“竹外一枝青更好”,不仅赞美梅花的美丽,也暗含了竹子与梅花的高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与欣赏。

“醉醒正值微风入”一句,展示了诗人在饮酒后的清醒状态,同时感受到微风的轻拂,暗示着思绪的清晰与灵感的涌动。最后两句提到“闻说归舟阳羡去,应容酬别为烹鸡”,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也体现了诗人对待友人的热情和真诚,准备用美酒佳肴来为朋友送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友情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美好,是一首洋溢着欢快与温情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前樽酒泻尖泥:在花前饮酒,酒洒在尖尖的泥土上,表现出欢快的饮酒情景。
  2. 痛饮仍欣客到齐:痛快地喝酒,依然期待客人到来,展现了诗人对聚会的期待。
  3. 竹外一枝青更好:竹子外的一枝梅花显得更加美好,反映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
  4. 水边疏影动还迷:水边的梅花影子摇曳,令人迷醉,传达出梅花的灵动之美。
  5. 醉醒正值微风入:正当我醉醒的时候,微风轻拂,描绘了一种惬意的状态。
  6. 酬唱何妨素魄低:唱和之间,何妨低下身段,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对友人的尊重。
  7. 闻说归舟阳羡去:听说你将回阳羡,表现出对友人行程的关注。
  8. 应容酬别为烹鸡:想必可以为这次分别准备一顿鸡肉盛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青”比喻梅花的清新与高雅。
  • 对仗:如“醉醒”与“微风”,形成了美好的对比。
  • 拟人:水边的梅花影子“动”,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代表着友谊与美好。
  2. :象征欢聚与畅快,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 微风:象征自然的轻柔与温暖,增添了生活的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外一枝青”指的是什么?

    • A. 竹子
    • B. 梅花
    • C. 柳树
  2.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对友人的珍重?

    • A. 烹鸡
    • B. 送酒
    • C. 送书
  3. 诗中的“痛饮”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欢快
    • C. 疲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同样表现对梅花的赞美,探讨人生态度。
  • 《春夜喜雨》(杜甫):描绘春夜雨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次韵董令升梅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酒与自然的热爱,但王之道更侧重于友谊的温暖,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文赏析》
  3.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次韵董令升梅花》这首诗的美。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朱椒堂钟鼎款识稿全用六语韵 仁虎行题方正学仁虎图 正气阁春祭纪事 淮南秋夜呈周侃(一作呈同僚)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 读前汉外戚传 林园秋夜作 雨中花 玉团儿 忆秦娥 见《众香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鹣东鲽 远走高飞 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郁毓 车字旁的字 炊沙作饭 数学归纳法 亅字旁的字 泯乱 日下无双 支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一字一珠 斗字旁的字 舆死扶伤 涟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