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时间: 2025-05-02 12:44:53

诗句

花前愿步溅狂澜,花外扶疏竹数竿。

带雪精神清更好,冰肌元惯朔风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53

原文展示

花前愿步溅狂澜,花外扶疏竹数竿。
带雪精神清更好,冰肌元惯朔风寒。

白话文翻译

在花前我愿意漫步,踏上那溅起的狂浪;
花外稀疏的竹子,寥寥可数几根。
带着雪的精神更显清雅,
冰清玉洁的肌肤本就习惯了北风的寒冷。

注释

  • 狂澜:指大波浪,这里比喻激荡的情绪或气氛。
  • 扶疏:形容竹子生长得稀疏。
  • 带雪精神:指梅花在雪中绽放时的精神状态,象征高洁。
  • 冰肌:形容梅花的洁白和清丽。
  • 朔风:北风,通常指寒冷的风。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古人常以梅花比喻志士仁人,表示在艰苦环境中仍然保持高尚的情操。这首诗正是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字宗道,号阮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擅长借物抒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时期,诗人通过梅花的坚韧,表达自己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梅花为主线,通过描绘梅花在寒冬中的生长,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力和清高精神的赞美。开篇“花前愿步溅狂澜”即展现出一种生动的景象,诗人似乎在花前徜徉,感受着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虽然面临狂澜的冲击,但心中却有一种宁静的力量。接着“花外扶疏竹数竿”,在花的外部,只有稀疏的竹子,形成一种对比,强调梅花的独特和坚韧。

“带雪精神清更好”,则是通过雪来衬托梅花的高洁,梅花在雪中愈发显得精神清朗,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最后一句“冰肌元惯朔风寒”,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冰清玉洁,也暗示了梅花在严寒中生长的自然属性,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诗中得到升华。

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深刻而细腻地表现出梅花的独特魅力,寓意深远,带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和启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前愿步溅狂澜:在花前徘徊,心中涌动着狂澜般的情感。
    • 花外扶疏竹数竿:在花的外面,稀疏的竹子显得孤单。
    • 带雪精神清更好:梅花在雪中显得更加清雅。
    • 冰肌元惯朔风寒:梅花的冰清玉洁习惯了北风的寒冷。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高洁的精神象征。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
    • 拟人:赋予梅花以精神特质。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同时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与坚韧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精神。
  • :象征纯洁和高雅,衬托梅花的美。
  • :象征坚韧的品性,寓意清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前愿步溅狂澜”中的“狂澜”指的是什么? A. 大波浪
    B. 小溪流
    C. 风暴
    D. 静水

  2. 诗中“冰肌元惯朔风寒”中的“冰肌”形容的是哪个意象? A. 梅花
    B. 雪花
    C. 竹子
    D. 寒风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梅花诗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对比,均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后者则透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诗词鉴赏与写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内殿赋新诗 闺怨篇 闺怨篇 新入姬人应令诗 秋日新宠美人应令诗 哭鲁广达诗 春日诗 别永新侯 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诗 答王筠早朝守建阳门开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测计 牛字旁的字 温润而泽 石字旁的字 霜筱 目可瞻马 曚影 包含桂的成语 包含枘的词语有哪些 扫径以待 匸字旁的字 从容就义 险躁 离本趣末 言字旁的字 食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