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56
作者: 万正常 〔近代〕
筹荒自古费经营,谁为黎元试一鸣。
曾说泛舟纾晋急,讵闻遏籴背桓盟。
丰年远兆维鱼梦,勺水庸知涸鲋情。
忧乐果关天下计,运输无阻任兼程。
古往今来,筹备荒年真是费尽心思,谁能为百姓发声一鸣惊人?曾有人说,划船渡水可以缓解晋国的危机,哪知道却是阻碍粮食运输,背弃了桓公的盟约。
丰收的年头,远在梦中有鱼的预兆,少量的水怎能了解鲋鱼的干渴?
忧与乐的事情,确实关系到天下的大计,运输畅通无阻,任凭行程的安排。
诗中提到的桓盟,是指春秋时期,晋国的桓公与其他诸侯国间订立的盟约,强调了盟约的重要性与背叛的严重性。
作者介绍: 万正常,近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关注民生与社会问题,风格直白而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时事的反思,表达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古往今来荒年应对的思考,传达出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开篇便引入“筹荒”一词,立刻让人意识到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紧迫。诗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讨论了历史上应对困境的不足,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未来的展望,强调了忧乐与天下大计的密切关系。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观与希望交织的,悲观在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洞察,希望则在于对良好治理的渴望。诗人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也在呼唤当代的责任与担当,显示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了古今治理与民生的关系,传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思考与对人民命运的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黎元”指的是谁?
“勺水庸知涸鲋情”中的“涸鲋”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万正常的《感时三首 其二》与杜甫《春望》,都在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万正常更强调经济与运输的影响,而杜甫则侧重于国家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