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3:21
飘飖萤火小林间,时去复时还。
林边谁在微声语,正和著淡月清蝉。
只自遥遥飘过,留它夜色阑珊。
年年春草长还残,萤火与谁关。
呢喃又有青春伴,厮磨尽鬓影衣环。
依旧遥遥飘过,遥遥飘堕秋阑。
在小林间,萤火虫飘荡不定,时而飞去,时而回来。
林边有人在轻声交谈,正与淡淡的月光和清脆的蝉鸣相映成趣。
它只是悄然飘过,留下夜晚的迷离。
年复一年,春草依旧生长,却也渐渐凋残,萤火虫与谁有关系呢?
低声的呢喃中,又有青春伴随,直到鬓发和衣裳相磨。
它依然遥遥飘过,渐渐地飘落在秋天的栏杆上。
本诗并未明显引用古代典故,但“萤火虫”作为自然的象征,常与孤独、离别等情感相关联。
卢青山,生于20世纪中叶,作为当代诗人,致力于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其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风入松三首》是卢青山对自然与人情的描写,反映了他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感悟,尤其是在春夏之交,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萤火虫的意象传达了对青春与自然的深切思考。
《风入松三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诗歌的开头,萤火虫在小林间的飘荡,给人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仿佛在描绘生命的脆弱与美丽。随着“林边谁在微声语”,诗人将目光转向人类,人与自然的对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氛围。
“年年春草长还残”,时光的流逝不可逆转,青春与生命在不断的轮回中显得愈发珍贵。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萤火虫的存在似乎在问,生命的意义何在?而“呢喃又有青春伴,厮磨尽鬓影衣环”则表现出对青春的珍惜与眷恋,尽管时光无情,但那份记忆依然鲜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生与死、春与秋之间的辩证关系,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美丽,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中“飘飖”指的是什么?
“年年春草长还残”中的“残”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呢喃”最接近于哪个词?
杜甫的《春夜喜雨》与卢青山的《风入松三首 其二》在描写自然的细腻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杜甫的诗歌中更多地融入了社会现实,而卢青山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