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5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50:30
风入松二首 其一
垂杨丝雨小窗前,湿粉坠香绵。
东君不是繁华主,怕匆匆信了啼鹃。
要趁楝花风起,送他桃叶舟还。
每逢三月病恹恹,诗负衍波笺。
连宵懒索金蕉饮,有篝灯知我无眠。
忽忆去年今夜,春寒第几楼边。
春雨如丝,垂柳在小窗前轻轻摇曳,湿润的花瓣轻轻坠落,散发着缕缕香气。东风并不是繁华的主宰,它怕匆忙地相信了啼叫的杜鹃。趁着楝花随风飘舞的时节,送他桃叶舟归来。每当三月,我总是感觉病恹恹,诗篇在波澜的笺纸上难以流畅。整夜懒得去索要金蕉的饮品,只有篝火的灯光默默陪伴着我无眠。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春寒中我在几楼之边。
作者介绍:项鸿祚(公元1775-1849),字子华,号青云,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事。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窗外春雨与柳树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与诗人的孤寂。
《风入松二首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诗作,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感受和深沉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雨、柳树、花瓣等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富有情感的氛围。
开篇以“垂杨丝雨”引入,给人以清新柔和的春日印象。“湿粉坠香绵”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花瓣在雨中轻轻落下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柔弱而美丽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东君不是繁华主”,暗示春天不只是繁华与喧闹,更多是一种内心的感受。
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希望能乘着春风,送走思念的人,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而“每逢三月病恹恹”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失落形成对比。最后,诗人回忆去年的今夜,思绪万千,令人感慨万分。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展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友人思念的情感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出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象征?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人提到“每逢三月病恹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无聊
“湿粉坠香绵”中的“湿粉”指的是什么?
A. 柳树
B. 花瓣
C. 雨水
D. 桃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