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风入松 舟中读汲古阁刻宋词

《风入松 舟中读汲古阁刻宋词》

时间: 2025-05-05 09:43:22

诗句

风骚遗响正词场。

兰蕙采幽芳。

青衫红袖才人泪,一声声、费尽柔肠。

多少英雄儿女,话来情短情长。

酒旗影里又斜阳。

何处谱宫商。

瓜皮艇子春愁重,倚孤篷、閒爇心香。

有井能歌艳曲,无波未减清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3:22

原文展示

风入松 舟中读汲古阁刻宋词
作者: 薛时雨 〔清代〕

风骚遗响正词场。兰蕙采幽芳。
青衫红袖才人泪,一声声费尽柔肠。
多少英雄儿女,话来情短情长。
酒旗影里又斜阳。何处谱宫商。
瓜皮艇子春愁重,倚孤篷闲爇心香。
有井能歌艳曲,无波未减清狂。

白话文翻译

在这风骚遗韵的词坛上,兰花与蕙草散发着幽雅的芬芳。
青衫红袖的才子佳人泪流满面,一声声的悲叹消磨了柔肠。
多少英雄儿女,聊起往事时情感短促又绵长。
酒旗的影子下,斜阳重新洒落,何处再谱那宫商之音?
小艇在春愁中沉重地行驶,倚着孤篷悠闲地燃烧着心香。
有井水能吟唱艳丽的曲子,而波澜未减的清酒依然是那样的狂放。

注释

  • 风骚:指风流才子、骚人墨客,常用来形容文学艺术的风采。
  • 兰蕙:兰花和蕙草,古人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
  • 青衫红袖:青衫指男子,红袖指女子,形容才子佳人。
  • 宫商:古代音乐的调式。
  • 瓜皮艇子:指小船,形象生动。
  • 心香:心中所存的情感与思绪。

典故解析

  • 风骚遗响:出自《楚辞》,意指古代文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 英雄儿女:常见于古诗文中,指那些有志之士及其所牵挂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时雨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著称。其作品多表达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舟中闲暇之时,受汲古阁宋词的启发,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境深远,蕴含丰富的情感。开头提到“风骚遗响”,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古典气息的词坛。诗中通过兰蕙的幽芳,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操,而青衫红袖的描绘则生动地呈现出才子佳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与柔情。
“多少英雄儿女”的提及,让人联想到历史长河中的种种悲欢离合,情短情长的感慨更是道出了人间情感的复杂与无奈。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当下的环境,斜阳与酒旗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有怀古情怀又有现实感受的氛围。
“瓜皮艇子春愁重”,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舟中感受到的春愁,孤篷下的悠闲则暗含了对生活的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描写自然和人情方面都表现出色,情感真挚,意象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骚遗响正词场:在词坛上,古代文人的风采与遗音依旧回响。
  • 兰蕙采幽芳:兰花与蕙草的幽香令人陶醉。
  • 青衫红袖才人泪:才子佳人因情而泪流满面。
  • 一声声费尽柔肠:每一声叹息都让人心痛。
  • 多少英雄儿女:提及历史中的英雄与儿女情长。
  • 话来情短情长:聊起往事时,感慨情感的复杂。
  • 酒旗影里又斜阳:酒旗摇曳下,斜阳洒落,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何处谱宫商:不知何处再能谱写那优美的旋律。
  • 瓜皮艇子春愁重:小船承载着春天的愁绪。
  • 倚孤篷闲爇心香:孤舟上,悠闲地燃烧着内心的情感。
  • 有井能歌艳曲:有水能吟唱美丽的歌曲。
  • 无波未减清狂:即使没有波澜,心中的狂热依旧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诗句更具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典文化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文人雅士情怀的敬仰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既怀旧又清醒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骚:象征才子佳人的气质。
  • 兰蕙:象征高洁的品德。
  • 青衫红袖:象征文人雅士。
  • 酒旗:象征欢聚与洒脱。
  • 孤篷:象征孤独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青衫红袖”指代的是: A. 书生与女子
    B. 将军与士兵
    C. 商人和仆人
    D. 农民与地主

  2. 诗中提到的“宫商”指什么? A. 古代乐器
    B. 古代的音阶
    C. 古代的舞蹈
    D. 古代的诗词

  3. 诗的情感基调可以用哪个词概括? A. 欢乐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风入松》:两者均通过自然环境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前者侧重于直接的历史情感,而后者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古典文化的深情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上·魏相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鼓瑟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论语 时习章 论语·慎终追远 咏史下·曹操七首 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 野步十首 咏史上·李斯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冬烘学究 包含夭的成语 十围五攻 反水 思功 造言惑众 舟车劳顿 贝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捓揄 西字头的字 夙兴夜寐 落铜 起凤腾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