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答家兄茂初见寄

《西湖答家兄茂初见寄》

时间: 2025-05-07 21:27:20

诗句

辞家正是蔷薇时,又见薰风菡萏池。

惯别自轻千里道,爱游偏与五湖期。

绿匀堤树朝烟歇,紫入山楼莫塔垂。

可惜西湖好诗料,弟酬兄唱各参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7:20

原文展示:

西湖答家兄茂初见寄
李流芳 〔明代〕

辞家正是蔷薇时,又见薰风菡萏池。
惯别自轻千里道,爱游偏与五湖期。
绿匀堤树朝烟歇,紫入山楼莫塔垂。
可惜西湖好诗料,弟酬兄唱各参差。


白话文翻译:

我离开家正值蔷薇盛开的时节,又见到轻柔的春风和菡萏盛开的池塘。
习惯了离别,使得千里的旅途显得轻松,偏偏我喜爱游玩,和五湖相约。
绿意盎然的堤岸树木在晨雾中渐渐消散,紫色的山楼不让塔影垂落。
可惜西湖是个好地方,诗歌的素材丰富,但我们兄弟之间的诗歌交流却总是参差不齐。


注释:

  • 蔷薇:一种盛开的花卉,象征美好时光。
  • 薰风:温暖的春风。
  • 菡萏:荷花的别称。
  • 习惯:习以为常,熟悉。
  • 五湖:指广阔的湖泊,象征游玩场所。
  • 堤树:堤岸上的树木。
  • 紫入山楼:紫色的楼阁映入山影。
  • 参差:形容不齐,或是高低不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芳(约1580-1620),明代诗人,字玉涵,号澹斋,出生于江南。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尤其对山水和花卉有深厚的情感。李流芳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崇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流芳在离家游历时,写给他的兄弟茂初的回应。正值春夏交替之际,西湖的美景引发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与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西湖答家兄茂初见寄》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与兄弟情谊的诗作。开篇以“辞家正是蔷薇时”引入,既说明了离家的时节,也暗示了离别的苦涩。接着,诗人通过“薰风菡萏池”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诗的中段,李流芳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的习惯与对游玩的喜爱,这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提到“绿匀堤树朝烟歇”,描绘了晨雾中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紫入山楼莫塔垂”,则是对西湖景致的进一步升华,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细腻观察。

最后,诗人感叹“可惜西湖好诗料,弟酬兄唱各参差”,表达了对兄弟间诗歌交流的遗憾,反映了他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与对兄弟情谊的珍惜。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与兄弟间的情感,也反映出诗人对自我创作水平的自省与谦逊。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柔而深远,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现出李流芳文人特有的细腻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辞家正是蔷薇时:离开家乡的时节正值蔷薇盛开,暗示美好的季节与离别的情感交织。
  2. 又见薰风菡萏池:春风轻拂,菡萏盛开,描绘出西湖的美丽景象。
  3. 惯别自轻千里道:习惯了离别,千里的路途显得轻松。
  4. 爱游偏与五湖期:偏爱游玩,与五湖相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5. 绿匀堤树朝烟歇:描写绿意盎然的堤岸树木在晨雾中的宁静。
  6. 紫入山楼莫塔垂:紫色的山楼倒影在水中,视觉上形成了美的景象。
  7. 可惜西湖好诗料:感叹西湖的美景是诗歌创作的好素材。
  8. 弟酬兄唱各参差:兄弟间的诗歌交流却总是参差不齐,反映了对艺术追求的谦逊。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际关系,展现深厚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薰风”和“菡萏”。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兄弟情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风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蔷薇:象征青春与美好时光。
  • 薰风:象征温暖与舒适。
  • 菡萏:象征生命与希望。
  • 五湖:象征广阔的自由与无尽的游历。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映衬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蔷薇”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美好时光
    • C. 伤感
  2. “可惜西湖好诗料”中的“好诗料”指的是什么?

    • A. 西湖的自然景色
    • B. 诗人自己的创作
    • C. 兄弟间的交流
  3. “弟酬兄唱各参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兄弟间的和谐
    • B. 对艺术追求的遗憾
    • C.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的名作,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写自然与情感交融的美丽场景。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李流芳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李白的豪放与李流芳的细腻形成对比,反映出不同的诗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人李流芳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山水诗论》

相关查询

望雨 游黄山 诗一首 和弟一贞 过封川 渡黄河 过清溪 羊城别弟 迟邑侯萧明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弱书生 刻斲 己字旁的字 玉溆 齒字旁的字 包含佼的词语有哪些 民胞物与 鸠居鹊巢 商标注册 弋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娓娓不倦 千人唱,万人和 三上五落 包含巴的词语有哪些 蜀彩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