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0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5:07
《鹧鸪天》
作者:俞平伯
林社残春胜往时。
宫鹦憔瘦洛花肥。
漫空倦羽如尘散,
又逐河干雪乱飞。
烟柳怨,絮萍知。
笼纱飘影怅归迟。
凝妆露浥啼珠艳,
却许胡沙尽夜吹。
这首词描绘了春季末尾的景象,虽然有些残破,却比往年更显生机。花儿虽肥美,然而宫中的鹦鹉却显得憔悴无比。漫天飞舞的鸟儿像尘埃般散落,又如同河边的雪花四处飞舞。烟柳在怨恨着,水面的浮萍似乎也明白了这一份哀愁。纱帘飘动的影子让我感到归来的渴望是那么漫长。凝妆的露珠沾湿了美丽的珠饰,然而却只愿在夜里将胡沙吹尽。
作者介绍:俞平伯(1889-1964),字仲翔,号平伯,江苏无锡人,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翻译家。他在诗词创作上受到古典诗词的深厚影响,尤其擅长于古诗词的意境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末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末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首句“林社残春胜往时”,直接引出季节的变迁,残春的景象却比往年更显生机,似乎在暗示生命的顽强。接下来的“宫鹦憔瘦洛花肥”,对比中表现出宫廷生活的压抑与外界自然的繁盛,形成强烈的反差。漫天飞舞的鸟儿和如雪般飞散的飘絮,恰如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烟柳怨,絮萍知”一语,更是提升了情感的深度,柳树的怨恨与漂浮的水草互为呼应,表达了一种无处诉说的孤独感。最后两句“凝妆露浥啼珠艳,却许胡沙尽夜吹”,描绘了露珠沾湿妆容的娇艳,暗示着对美的渴望与对消逝的无奈,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愁绪。
整首词在意象的使用上极为讲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复杂的情感,结合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体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宫鹦”象征什么?
填空题:本诗中“凝妆露浥啼珠艳”表现了对____的渴望。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