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2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2:58
鹧鸪天
作者: 沈曾植
七不堪中有底忙。
石湖愁坐玉麟堂。
词催驶笔红楼姥,
心悸神弦白石郎。
吹剑首,淅矛铓。
黄鸡白日送年光。
闲情欲付玲珑唱,
说著微之已断肠。
在七种无法忍受的事情中,最令人心烦的是什么呢?
在石湖边上,我愁苦地坐在玉麟殿中。
诗词催促着我提笔,仿佛红楼的老妪在催促;
我的心因神思而悸动,正如白石上的琴弦。
剑声在前吹响,矛铓也在轻轻作响。
黄鸡在白日下送走了年光。
我想将这闲情寄托于玲珑的歌唱,
却已在诉说那微弱的情感中,断了肠肚。
沈曾植(1840年-1927年),字璜,号澄江,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真挚。
《鹧鸪天》创作于沈曾植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沈曾植作为文人,生活在清末民初的动荡时期,政治变化、社会变革,让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更加深刻,也更加渴望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首《鹧鸪天》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诗的开头通过“七不堪”引入,给人一种压抑和烦闷的感觉,诗人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种种不堪,表现了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石湖边愁苦的情景,显得孤寂而无奈。通过“红楼姥”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在情感的转折中,诗人用“心悸神弦”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波动和不安,这种情感在诗中不断蔓延,形成一种紧迫感。最后,诗人以“玲珑唱”结束,展现了对美好闲情的向往,同时又有一种无奈与遗憾,仿佛一切美好都已成空。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其读来更具韵律感。情感上,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又有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生命中的孤独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七不堪”是指什么?
A. 七种快乐
B. 七种无法忍受的事情
C. 七种美好回忆
D. 七种生活方式
“石湖愁坐玉麟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与忧伤
D. 兴奋
诗中“心悸神弦”用来形容什么?
A. 内心的平静
B. 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C. 外界的干扰
D.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