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5
子夜吴歌九解赠殷近夫
作者: 郑善夫 〔明代〕
郎今落海滨,侬亦可怜身。
不见昌阳草,何曾生要津。
侬身不下堂,郎居隔江水。
虽则隔江水,思心日万里。
昔别于何时,十载参与商。
岂是无所见,狼嘴夜夜张。
夜夜抚素琴,恻恻生怨慕。
枯桐在膝上,梧子在何处。
融融四五月,婉婉采莲女。
海上无芙渠,谁则识莲子。
低头摘荷叶,举头看月光。
归来觅剪刀,为欢制衣裳。
终日对海棠,终夜不成寐。
何以不成寐,花开侬独自。
登楼看双星,蜘蛛在楼角。
绵绵腹中丝,求匹不能得。
欢去一何久,欢来一何晏。
来时何所赠,双双云锦段。
郎君如今已落海滨,我也为自己的身世感到可怜。
不见昌阳的草,何曾生出我要渡过的渡口。
我身不下堂,郎君却居于隔江的水边。
即使隔着江水,我的思念却像日子一样漫长。
昔日我们何时分别,十载以来相互参与商业。
岂是无所见,狼嘴夜夜在张嘴。
每夜我抚摸素琴,心中生出无尽的怨慕。
枯桐在我的膝上,梧子在哪里呢?
四五月的时节,采莲的女子婉转动人。
海上没有芙渠,谁又能识得那莲子呢?
我低头摘荷叶,抬头望月光。
归来寻找剪刀,为了欢悦而制衣裳。
我整日对着海棠,整夜无法入睡。
为何不能入睡,花开时我独自一人。
登楼望双星,楼角有蜘蛛在织网。
绵绵的心思求不来一匹,欢来的时间何其漫长。
欢去的日子何其久,欢来的时光何其缓。
来时你赠与我什么,竟是双双的云锦段。
作者介绍:
郑善夫,明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郑善夫与爱人分别后,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情感观和人际关系。
《子夜吴歌九解赠殷近夫》是一首充满思念与柔情的诗作,诗中表现了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怀念。诗人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己孤独的生活,海边的情景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抒情,展现了爱情的苦涩与期待。
诗的开头,诗人以“郎今落海滨,侬亦可怜身”引入主题,表达了对爱人的关心与自我悲伤。接着,诗人通过“隔江水”的描写,表现出两人相隔的遥远与思念的绵长,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此外,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低头摘荷叶,举头看月光”,不仅渲染了情感氛围,也隐喻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处细节都渗透着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理想爱情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展现了人在离别后的孤独感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郎今落海滨,侬亦可怜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关心与自怜
B. 忧伤与绝望
C. 欢喜与期待
“虽则隔江水,思心日万里”中“思心”指的是什么?
A. 思念的时间
B. 思念的距离
C. 思念的情感
诗中“终日对海棠,终夜不成寐”表达了什么状态?
A. 兴奋与快乐
B. 孤独与无眠
C. 忧虑与恐惧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