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

《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

时间: 2025-04-27 12:18:01

诗句

见说山公不姓支,可人儒雅亦堪师。

云霞长护占名刹,猿鹤争迎老住持。

僧供旋享新竹笋,鹊巢还占旧松枝。

来游此地询兴废,方伯文章即是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8:01

原文展示:

见说山公不姓支,可人儒雅亦堪师。
云霞长护占名刹,猿鹤争迎老住持。
僧供旋享新竹笋,鹊巢还占旧松枝。
来游此地询兴废,方伯文章即是碑。

白话文翻译:

听说那位山公并不姓支,但他文雅的风范确实值得人们效仿。
云霞长久地庇佑这座著名的寺庙,猿猴和仙鹤争相迎接那位年长的住持。
和尚们供奉新鲜的竹笋,喜鹊的巢穴仍旧占据着旧松的枝头。
我来到这地方询问它的兴衰,更让我想起方伯的文章就像是这儿的碑刻。

注释:

  • 山公:指山中隐士或高人,古时常用“山公”作为对某些高人或隐者的称呼。
  • 不姓支:此处“支”指的是支姓,暗指某种门第或世家,表达对隐士的尊重。
  • 云霞:指的是青山绿水间的美丽景色,象征着风景的优美和神圣。
  • 猿鹤:猿猴和仙鹤,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灵性,通常被视为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 方伯:古代称谓,指的是地方官员,这里指代紫阳方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江源是明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江源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览惠山寺时,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景致、住持的尊重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惠山寺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诗人通过描写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寺庙的生活,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文化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诗。诗中描绘了惠山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文化的感悟。开头以“见说山公不姓支”引出话题,表现出对隐士雅士的赞美,暗示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接下来描述了寺庙的环境,云霞的庇佑和猿鹤的迎接,生动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和谐。诗中“僧供旋享新竹笋,鹊巢还占旧松枝”描写了寺庙日常生活的细腻,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最后两句则引人深思,诗人提到“来游此地询兴废”,不仅是对寺庙历史的探讨,更是对自身所处时代的反思。方伯的文章如碑刻般铭刻在此,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厚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传达了对自然、文化和人生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说山公不姓支:听说这位隐士并不是姓支的人。
  2. 可人儒雅亦堪师:但他的儒雅风范也值得人们来学习。
  3. 云霞长护占名刹:青云和霞光长久庇护着这座名刹。
  4. 猿鹤争迎老住持:猿猴和仙鹤争相迎接年长的住持。
  5. 僧供旋享新竹笋:和尚们供奉新鲜的竹笋。
  6. 鹊巢还占旧松枝:喜鹊的巢穴依旧占据着旧松树的枝头。
  7. 来游此地询兴废:我来到这里,询问它的兴衰。
  8. 方伯文章即是碑:方伯的文章就像是这儿的碑刻一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方伯的文章比作碑,强调文化的永恒。
  • 拟人:猿鹤争迎,赋予自然生灵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见说山公不姓支,可人儒雅亦堪师”。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深切思考和敬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公:象征高人、隐士,代表着追求高尚理想的人。
  • 云霞:象征美好、神圣的自然环境,寓意安宁与庇护。
  • 猿鹤:象征自然和谐与长寿,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竹笋:象征新鲜、生机与希望,寓意着生活的丰盈。
  • 松枝:象征长青与坚韧,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公姓什么?

    • A. 支
    • B. 江
    • C. 王
    • D. 赵
  2. 诗中“猿鹤争迎”是形容什么?

    • A. 自然和谐
    • B. 人与动物的关系
    • C. 山的壮丽
    • D. 竹笋的美味
  3. 方伯的文章被比作什么?

    • A. 书本
    • B. 碑
    • C. 山
    • D. 水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江源的《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和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但江源更侧重于对文化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美。两首诗都展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诗论》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这首诗。

相关查询

萧从事焘夫第一百二十三 杜大卿浒第一百三十二 赠拆字嗅衣相士 其一 上江难 乱礁洋 怀忠襄 使北 北行第九十一 自述 山中六言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暗默 白日上升 爪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政清人和 拳开头的成语 一如既往 十里洋场 黹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宽饶 缶字旁的字 此中三昧 温柔敦厚 窃权 见财起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