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18:15
我游东阳城,隐侯昔所制。
山川无古今,城邑有存废。
梦寐涵碧亭,草间得遗记。
飞流落天明,喷洒寒玉碎。
停车风雪中,岂特生秋意。
李杜到韩刘,峥嵘相品次。
景因真赏见,遗句细吟味。
假盖上前峰,提携有儿稚。
明朝春开晴,步到中兴寺。
山僧引客游,佳处相指示。
群峰四抱圆,浮烟生暖翠。
唐年故刺史,宅作布金地。
报以遗姓存,犹感邑中厉。
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
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
气象随世低,病鹘无猛鸷。
碑阴笔纵横,才翁雄近世。
疑是苏耽鹤,去家已千岁。
怀土一来归,故画华表字。
上方有重阁,景与众山会。
一酌玻璃泉,碧色剑铓淬。
小丛相思树,红蕊粲丹荔。
僧言此芳根,草木独灵异。
上枝花尽开,下实方委坠。
开落俟相见,终始周一岁。
不同桃与李,华实苦相避。
愧师论应实,未辨谈实际。
山寒足力疲,蕙帐聊假寐。
交错佛衣巾,红绿错裙袂。
虽非维摩室,天女亦游戏。
起濯古铜壶,凛凛存往制。
涤手焚妙香,剩与洗尘滓。
攲枕听松风,为我勤解秽。
幽寻欲黄昏,小圃春物丽。
落日在前峰,骀荡东君醉。
宫娥失翠钿,摇荡谁复制。
风起落花多,翩然如坠珥。
植杖久裴回,羁旅得少慰。
恨无昔人语,剖析发幽秘。
明朝漫回首,长途方耸辔。
绵绵芳草多,天涯乱愁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18:15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览终日记所见
作者: 王铚 〔宋代〕
我游东阳城,隐侯昔所制。
山川无古今,城邑有存废。
梦寐涵碧亭,草间得遗记。
飞流落天明,喷洒寒玉碎。
停车风雪中,岂特生秋意。
李杜到韩刘,峥嵘相品次。
景因真赏见,遗句细吟味。
假盖上前峰,提携有儿稚。
明朝春开晴,步到中兴寺。
山僧引客游,佳处相指示。
群峰四抱圆,浮烟生暖翠。
唐年故刺史,宅作布金地。
报以遗姓存,犹感邑中厉。
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
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
气象随世低,病鹘无猛鸷。
碑阴笔纵横,才翁雄近世。
疑是苏耽鹤,去家已千岁。
怀土一来归,故画华表字。
上方有重阁,景与众山会。
一酌玻璃泉,碧色剑铓淬。
小丛相思树,红蕊粲丹荔。
僧言此芳根,草木独灵异。
上枝花尽开,下实方委坠。
开落俟相见,终始周一岁。
不同桃与李,华实苦相避。
愧师论应实,未辨谈实际。
山寒足力疲,蕙帐聊假寐。
交错佛衣巾,红绿错裙袂。
虽非维摩室,天女亦游戏。
起濯古铜壶,凛凛存往制。
涤手焚妙香,剩与洗尘滓。
攲枕听松风,为我勤解秽。
幽寻欲黄昏,小圃春物丽。
落日在前峰,骀荡东君醉。
宫娥失翠钿,摇荡谁复制。
风起落花多,翩然如坠珥。
植杖久裴回,羁旅得少慰。
恨无昔人语,剖析发幽秘。
明朝漫回首,长途方耸辔。
绵绵芳草多,天涯乱愁思。
我游览东阳城,这是隐侯昔日所建。
山河没有古今之分,城镇却有兴衰之别。
梦中见到涵碧亭,草丛间留下记忆。
飞流直下如天河,喷溅出寒玉般的水花。
我在风雪中停车,难道这只是在生秋意吗?
李白与杜甫,以及韩愈和刘长卿,
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我在这里细细品味。
假山覆盖在前峰,有小孩跟随我游览。
明天春天晴好,我将去中兴寺。
山中僧人引我们游览,指给我们美丽的地方。
群山环抱着这里,浮云生出温暖的翠色。
唐代的前刺史,曾在此地建宅,
他以遗姓留存,仍感恩于乡里的厚重。
明月照耀着附近的乡镇,
传承着绝妙的技艺。
高高的画着三位佛祖,张吴的风格相得益彰。
世态低迷,雄鹰已无威猛。
碑刻上字迹纵横,才子们在近世崭露头角。
我疑是苏耽的白鹤,
远离家乡已千年。
怀乡之情让我归来,
故土上画着华表的字迹。
上方有重阁,景色与众山交汇。
我在清泉中一饮而尽,泉水碧色如剑锋。
小丛相思树,红花如丹荔。
僧人说这根根独特,草木皆有灵异。
上面花已尽开,下面果实方才坠落。
开花和结果相见,
这一年四季循环。
桃树与李树不同,花与果相避。
愧对老师所论,未能辨析实际。
山中寒冷疲惫,
蕙帐中暂且小憩。
交错的佛衣与巾,红绿相间裙袂。
虽然不是维摩居室,天女亦在此嬉戏。
我起身洗古铜壶,
凛然存留往日制品。
洗手焚香,余香与尘滓相除。
倚枕听松风,为我解去污秽。
幽静寻求将黄昏,
小园春色美丽。
落日照在前峰,
东君醉意悠然。
宫娥失去翠钿,
摇曳间谁来复制?
风起落花如雨,
飘然如坠耳环。
我手杖久留徘徊,
旅途得少许安慰。
恨无昔日友人语,
剖析发出深邃的秘密。
明天漫回首,
长途方耸起马辔。
绵绵芳草遍地,
天涯愁思纷乱。
王铚,字子铨,号西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见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风光,感悟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这首诗是在作者游览东阳涵碧亭与中兴寺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游览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现实的感悟。
王铚的《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览终日记所见》是一首典型的山水游记诗,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织。诗中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使人仿佛置身于东阳的青山绿水之间,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开篇以“我游东阳城,隐侯昔所制”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空间。山川的古今无常,城邑的兴废轮替,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替,展现了涵碧亭的幽美,以及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心境的起伏。尤其是“停车风雪中,岂特生秋意”,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深入到中兴寺,描绘了群峰环抱、浮烟生翠的美好画面,传达了与僧人交谈中获得的心灵宁静与启迪。通过“泉水碧色剑铓淬”的细腻描写,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的美好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在游览中的感受,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对历史人文的回顾,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整首诗围绕游览东阳涵碧亭与中兴寺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山水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宁静而深邃的心灵世界。
选择题: 王铚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隐侯”指的是____。
判断题: 诗中的“飞流落天明”形容的是瀑布的景象。 (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