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8:02
原文展示:
翟使君挽歌 王禹偁 〔宋代〕 国史书勋伐,州民颂乐康。 岂唯存柏椁,亦合葬桐乡。 黄壤千年恨,青山六里长。 空余铃阁畔,寂寞菊花香。
白话文翻译:
国家的史书上记载着他的功勋,州里的百姓歌颂他的安康。 不仅为他留下柏木的棺椁,还应将他安葬在桐乡。 黄土之下埋藏着千年的遗恨,青山绵延六里长。 只剩下铃阁旁,寂寞中飘散的菊花香。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是为纪念翟使君而作,表达了对翟使君功绩的赞颂和对他的哀思。
创作背景: 翟使君可能是王禹偁的朋友或同僚,因功绩显著而受到百姓的爱戴。王禹偁在翟使君去世后,通过这首挽歌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翟使君功绩的赞颂和对他的哀思,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国史书勋伐,州民颂乐康”直接赞扬了翟使君的功绩和对百姓的贡献,而“岂唯存柏椁,亦合葬桐乡”则表达了对翟使君高贵品质的认可。后两句“黄壤千年恨,青山六里长”以黄土和青山为意象,抒发了对逝者长久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空余铃阁畔,寂寞菊花香”以铃阁和菊花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翟使君功绩的赞颂和对他的哀思,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柏椁”和“桐乡”分别象征什么? A. 高贵和永恒;高洁和故乡 B. 永恒和故乡;高贵和高洁 C. 高贵和高洁;永恒和故乡 D. 永恒和高洁;高贵和故乡
诗中“黄壤千年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逝者的怀念 B. 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C. 对逝者的遗恨 D. 对逝者的哀思
诗中“空余铃阁畔,寂寞菊花香”营造了什么氛围? A. 凄凉而美丽的氛围 B. 欢乐而热闹的氛围 C. 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D. 悲伤而沉重的氛围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