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1:11
《双调·新水令·寨儿中风月》
作者:关汉卿 〔元代〕
寨儿中风月煞经谙,收心也合搠淹。
再不缠头戴蜀锦,沽酒典春衫。
心如柳絮粘泥,狂风过怎摇撼。
乔牌儿这番天对勘,非是俺愚滥。
相知每侧脚里来轰减,盖因他酒半酣。
夜行船又引起往前风月胆,今番做得尴九咸。
且休说久远当来,奈何时暂,这些时陡羞惨。
天仙子咱非参,坏怪斗来搀。
怎肯袄庙火绝,蓝桥水淹。
难掩盖泼风声,被各俱耽。
怎只恁两下里阻隔情分减,面北眉南。
离亭宴煞你休起风波剁断渔舟缆,得团圆摔破青铜鉴。
冤家行再三,再三嘱付勤相探。
常将好事贪,却休教花星暗。
万一问休将人倒赚,眼挫了可憎才,心疼煞志诚俺。
在寨子里风月交融,心情也只能沉淀下来。
再也不缠绵于头上那件蜀锦,喝酒也换上了春衫。
我的心如同柳絮沾上泥土,狂风过后怎能摇动?
这番景象与我无关,也非我愚蠢。
彼此之间每次见面都在悄悄减少,都是因为他酒后微醺。
夜行的船又将我带回那往日的风月情怀,今次却显得尴尬而混乱。
且不提未来的事情,如今的时光让人羞愧。
天仙子与我无缘,别把我推向绝境。
怎能让庙前的火熄灭,蓝桥的水淹没?
难以掩盖那狂风呼啸的声音,各自都沉醉其中。
怎能只因彼此的距离而减少情分,面朝北方,眉头却向南。
离亭的宴席上,你别再起波澜,断了渔舟的缆绳,难得团圆却摔破青铜镜。
冤家之间再三相见,再三嘱托要勤于探望。
总是贪图好事,却不让花星暗淡。
万一问你是否将人倒赚,眼伤了可憎,心疼得让人无奈。
关汉卿(约1255年-1320年),字仲明,号天宁,元代戏曲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人性描写著称,尤其擅长表现市井生活与社会风俗。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常常融入诗词,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和社会批判。
《双调·新水令·寨儿中风月》是关汉卿在元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情感的复杂态度。关汉卿的作品常常关注人性与情感的冲突,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寨子里的风月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开篇即用“寨儿中风月煞经谙”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接着转入对心情的探讨,表现出对缠绵情感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心如柳絮粘泥”这一形象,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象征着情感的脆弱与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爱情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诗人在回忆美好时光的同时,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淡化。结尾部分提到的“冤家行再三”,进一步深化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诗歌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爱情的反思与追求,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人通过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出对珍惜当下情感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蜀锦”象征什么?
A. 奢华
B. 贫穷
C. 战争
D. 自然
“心如柳絮粘泥”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坚韧
B. 脆弱
C. 幸福
D. 愤怒
诗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珍惜与反思
C. 绝望
D. 骄傲
答案:
比较关汉卿的《双调·新水令·寨儿中风月》与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两者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无奈,但关汉卿更侧重于描绘细腻的情感与当下的情境,而陆游则在更广泛的历史背景下探讨情感的脆弱与世事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