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砚

《题砚》

时间: 2025-05-03 21:18:13

诗句

吾砚平生极自珍,涂云抹月发清新。

临归携就西湖洗,不受东华一点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8:13

诗词名称: 题砚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吾砚平生极自珍,涂云抹月发清新。
临归携就西湖洗,不受东华一点尘。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一方砚台,平生非常珍惜,
涂抹如云、如月,显得格外清新。
临回去时,带着它去西湖洗,
不愿让东华的尘埃沾染它。

注释:

  • 吾砚:我的砚台。
  • 平生:一生。
  • 涂云抹月:形容砚台的清新光洁,像云彩和明月一样。
  • 临归:临近返回的时候。
  • 携就:带着(砚台)去。
  • 东华:指东华山,寓意尘土。
  • 一点尘:形容尘埃极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石庵,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后世称其为“词宗”。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表现了他对自用砚台的珍视与热爱,也反映出他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执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砚”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砚台的深厚感情。砚台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书法与绘画的重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诗中的“吾砚平生极自珍”开篇便直抒胸臆,显示出诗人对砚台的珍视之情。接下来的“涂云抹月”则运用了优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砚台的洁净与清新,仿佛它是自然的化身,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临近返回之际,诗人计划将砚台带往西湖清洗,以避免东华的尘埃沾染,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砚的珍视,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砚台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艺术、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吾砚平生极自珍:我这一方砚台,一生以来非常珍惜。
    2. 涂云抹月发清新:砚台的光洁如云彩和明月,显得特别清新。
    3. 临归携就西湖洗:临近回家时,带着砚台去西湖清洗。
    4. 不受东华一点尘:不愿让东华的尘埃沾染到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砚台的状态比作“云”和“月”,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两句和后两句在语调和节奏上形成对比。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砚台的珍视和对清新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砚台: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承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 云月:代表着纯净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 西湖:象征自然之美,反映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吾砚”指的是什么?
    A. 书法工具
    B. 画具
    C. 砚台
    D. 筆

  2.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砚台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珍视
    C. 抛弃
    D. 共享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苏轼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题砚》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以自然为背景,却表现了不同的情感与境界。刘克庄的诗中更多的是对个人物品的珍视,而王之涣的诗则是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反映出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有怀连长老和韵刘推官 二月晦日夜坐 寄武昌张尚本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一 兰亭 寿家弟诚之二首 其二 过采石题谪仙楼时门人刘宪石为太平守出饯于此因步青莲韵 其二 又省闱锁宿十月三日夜月独酌 朱德裕以言念君子为韵赋诗见寄次韵答之四首 其二 旅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歪嘴和尚 矛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挟朋树党 包含物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较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股掌之间 首夔 弓箭手赫拉克勒斯 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血字旁的字 秋柏 裹束 婷娉 惑世盗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