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荔支盛熟四绝

《荔支盛熟四绝》

时间: 2025-05-07 18:08:04

诗句

牡丹姚魏荔方陈,欧蔡亡来罕识真。

纵使有文堪续谱,未知楷法属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8:04

原文展示

牡丹姚魏荔方陈,欧蔡亡来罕识真。
纵使有文堪续谱,未知楷法属何人。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牡丹花盛开时,姚魏的荔枝刚刚成熟,而欧阳修和蔡京都已去世,没有人能真正识别这些荔枝的美味。即使有文人能够为这美味续写诗篇,但我不知道这种美味的标准究竟属于哪位名家。

注释

  • 牡丹:一种花卉,象征富贵。
  • 姚魏:指的是历史上的诗人或文人。
  • 荔枝:一种热带水果,味美可口。
  • 欧蔡:指欧阳修和蔡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
  • 续谱:继续谱写或创作。
  • 楷法:指标准或范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三庵,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和咏物。其诗风气势磅礴,语言精炼。

创作背景:在诗歌创作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面临挑战。此诗表达了对过去文人风采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文人之无能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荔枝的成熟与文人之逝,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追思与对当代文人的失望。首先,牡丹与荔枝的对比,象征着名声与美味的并存,而欧蔡的缺失则暗示了当代文人的不足。作者在诗中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又对现实的无奈感到失望。在这幅诗画中,传统的文化与现实的文人形成鲜明对比,读者能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文化危机感。

此外,诗中提到的“续谱”,不仅表明了对文学创作的期待,也暗示了对文人责任感的追问。最终,诗以“未知楷法属何人”结尾,留下悬念,仿佛在探讨真正的才华与名望究竟属于谁。这种思考不仅让人反思个人的文学成就,也引发对整个文化环境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牡丹姚魏荔方陈”:牡丹花盛开的时节,姚魏的荔枝刚刚成熟,诗人以此引出美食的意象。
  2. “欧蔡亡来罕识真”:提到欧阳修和蔡京,说明这些文人已去世,世人难以识别真正的荔枝之美。
  3. “纵使有文堪续谱”:即使有文人能为荔枝续写诗篇。
  4. “未知楷法属何人”:但我不知道这种美味的标准究竟属于哪位名家,表达了对当代文人才华的怀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牡丹与荔枝,反映出花与果的不同象征。
  • 象征:荔枝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寻觅。
  • 隐喻:提及过去文人,暗示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过去文人风采的怀念,以及对当代文化传承的忧虑,表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与美丽。
  • 荔枝:象征美味与享受。
  • 文人:象征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欧蔡”指的是: A. 两位著名文人
    B. 两种荔枝
    C. 诗的创作背景
    D. 无关人物

  2. 诗中“续谱”指的是什么? A. 继续写诗
    B. 续写名著
    C. 往复的生活
    D. 继续种植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追求美味
    B. 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C. 对牡丹的赞美
    D. 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杜甫的作品,刘克庄关注文化传承的焦虑,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对国家与人民的忧虑,二者都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秦州田元均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答圣俞白鹦鹉杂言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 秋怀二首寄圣俞 其二 永阳大雪 残腊 宿云梦馆 玉楼春 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窳隆 移花接木 絶灭 袍笏登场 长娇美人 釒字旁的字 妙响 齐足并驰 宝盖头的字 渴睡 丶字旁的字 轮焕 濠梁之上 绞丝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碰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