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09
题西溪无相院
作者: 张先 〔宋代〕
积水涵虚上下清,
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
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
莫放修芦碍月生。
这首诗描绘了西溪无相院的宁静美景。水面上清澈的水面映照着上下的天空,几户人家的门前安静,岸边平整的痕迹显得格外平静。浮萍破碎的地方可以隐约看到山影,小船归来时可以听到轻轻的桨声。走进村郭,僧人们在尘世中寻觅,过桥的人似在镜中行走。经过一场小雨,秋色愈加浓厚,别让修剪的芦苇妨碍了月光的升起。
作者介绍:张先,字希白,号渔隐,宋代著名词人,初期与苏轼、李清照等人齐名,后期以其清丽脱俗的词风而闻名。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物,常用细腻的笔触展现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描绘的是西溪无相院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时期,社会安定,文人们常常追求自然的情趣,张先的作品便是这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这首《题西溪无相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溪的宁静与美丽。全诗以水为线索,描绘了水面清澈、岸边平静的情景,给人一种恬静、淡泊的感觉。诗中“浮萍破处见山影”,以细小的浮萍与大山形成对比,表现出自然之美的细腻与广阔。
“小艇归时闻棹声”一句,传达了归家的温馨与安宁,水面上轻轻的桨声为整个意境增添了一份动感。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人们在村郭中行走,似乎在捕捉生活的美好。特别是“过桥人似鉴中行”,通过对比映照,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一句“莫放修芦碍月生”,则是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诗人在提醒人们不要让人为的修剪干扰了自然的美丽,展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珍惜。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积水涵虚上下清”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水面清澈的景象
B. 风雨交加的景象
C. 繁华热闹的景象
“过桥人似鉴中行”这句中“鉴”指的是什么?
A. 鉴定器
B. 镜子
C. 画作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想要表达什么?
A. 对城市的向往
B. 对自然的热爱与珍惜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