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2
累石出幽径,分泉入乔林。
青山环吾庐,中有万古心。
僻地敞虚构,炎歊隔繁阴。
小槛横绿竹,高篷对苍岑。
浮云过疏雨,飞鸟遗好音。
凉风朝夕至,宁用窗户深。
无才漫忧世,奔走力岂任。
非无绝尘想,飘然谢缨簪。
内观澹无得,外检纷莫寻。
忘言会真意,天籁相与吟。
悠悠寄玄览,洒洒开冲襟。
累积的石头铺成幽静的小径,泉水分流进入高大的树林。青山环绕着我的小屋,里面蕴藏着万古的心意。偏僻的地方敞开虚空,炎热的风隔绝了繁杂的阴影。小栏杆横在绿竹之间,高高的屋顶面向苍翠的山岑。浮云在稀疏的雨中飘过,飞鸟留下了美好的音韵。凉风早晚都会来到,何必用窗户把自己关得那么深。无才无能也不必忧虑世俗,奔走之力又何曾依赖。并非没有超然的想法,飘然谢绝了缨绳与簪子。内心的观察淡泊无得,外在的追求纷扰难寻。忘却言语才能领悟真意,天籁之音和我一同吟唱。悠悠地寄托在深邃的观览中,洒脱地敞开我的胸襟。
作者介绍:郑潜,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他的诗作常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这首《真意亭》写于郑潜隐居于山林之际,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淡泊心境,反映了他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真意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全诗构思精巧,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交织,表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开头几句通过描写环境,展现出幽静的自然之美,累石和分泉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山林的清幽,青山环绕的小屋则象征着一种安全和宁静的栖息之所。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开始探讨内心的追求与世俗的关系。他强调在世俗的奔波中,应该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无才漫忧世" 的表述道出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的“忘言会真意”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认为真正的理解往往超越了言语的表达。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其丰富,既有自然的景观,又有内心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统一。郑潜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展现出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世俗事物的淡泊与超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山环吾庐”的意思是:
A. 青山围绕着小屋
B. 小屋在山中
C. 小屋没有山
“无才漫忧世”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忧虑
B. 超然
C. 渴望
诗中“忘言会真意”说明:
A. 言语很重要
B. 真意在于心灵的感悟
C. 诗人不喜欢说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