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0:34
和永叔柘枝歌
作者: 梅尧臣
渔阳三叠音隆隆,
红蕖乱坼当秋风。
披香拥雾出妖嫮,
妩眉壮发翩惊鸿。
锵锵杂佩离芳渚,
珠帽红靴振金缕。
相迎垂手势如倾,
障袂倚歌词欲吐。
最怜应节乍低昂,
便转疾徐皆可睹。
飘扬初认雪回风,
踯躅还看茧萦绪。
小小宁闻怨曲长,
盈盈自解依俦侣。
艺奇体妙按者谁,
金貂大尹宴清池。
绮茵绣幄粲辉映,
玳簪珠履何委蛇。
是时郊原新退暑,
天清气爽过林墅。
淮王载酒昔尝闻,
谢公携妓那能数。
始知事简乐民和,
不厌来观柘枝舞。
渔阳的乐声层层叠叠,宛如隆隆的战鼓;秋风中,红色的荷花纷纷开放。香气飘散,薄雾中出现了美丽的女子,妩媚的眉眼和丰盈的头发犹如惊鸿般翩翩起舞。她身上的佩饰叮当作响,红色的帽子和靴子在金丝中闪烁。迎接她的姿势如同倾斜的手,衣袂轻倚,似乎想要高歌。最让人怜惜的是她的情绪变化,如同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的舞姿。初次飘扬时,仿佛认出雪中回旋的风;踮足观望,恰似茧丝缠绕。小小的女子似乎听见了悠长的怨曲,自然就能解开与伴侣的情感。如此奇妙的艺术风格,谁来按制?金貂披肩的高官在清池旁宴饮,绮丽的绣帷映照出灿烂的光辉,玳瑁的簪子和珠履何其奢华。此时,郊外刚刚退去暑气,天空清澈,气候宜人,穿过树林的别墅。淮王曾经在此饮酒,谢公也曾携带歌妓,难以计数。开始明白,简单的事情能让民众欢愉,不厌其烦地前来观看柘枝的舞蹈。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耕烟,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聚会时,受到柘枝舞表演的启发,描绘了当时的热闹场景和美好氛围,表达了对舞蹈艺术的赞美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柘枝舞的华美与乐趣,作者用丰富的意象和音韵描绘了舞者的优雅姿态和舞蹈场面的热烈氛围。开篇的“渔阳三叠音隆隆”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场景,音乐的声响仿佛在耳边回荡,使人感受到舞蹈的生动与魅力。通过对舞者服饰的细致描写,如“珠帽红靴振金缕”,将其华美的装束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中提到“应节乍低昂”,体现了舞者情绪的变化与起伏,似乎是在感知观众的反应,呼应着当时的欢乐气氛。诗的后半部分渐渐引入了对舞蹈艺术的思考,梅尧臣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意识到了简单的事物能够带给人们快乐,反映出他对民生的关注与思考。
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舞蹈画卷,更是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赞美,体现了梅尧臣诗歌中常见的对自然与人情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舞蹈艺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民众生活乐趣的关注。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简单快乐的向往,体现了和谐的社会氛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渔阳三叠音隆隆”中“渔阳”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乐声
C. 一种舞蹈
D. 一种酒
诗中提到的“妖嫮”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位美丽的女子
C. 一种季节
D. 一种舞蹈
“始知事简乐民和”的意思是?
A. 事情复杂,难以理解
B. 简单的事情能让人快乐
C. 人民生活艰难
D. 舞蹈艺术难以欣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