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采桑子

《采桑子》

时间: 2025-05-06 02:03:35

诗句

湘妃浦口莲开尽,昨夜红稀。

懒过前溪。

闲舣扁舟看雁飞。

去年谢女池边醉,晚雨霏微。

记得归时。

旋折新荷盖舞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35

原文展示:

采桑子
晏几道

湘妃浦口莲开尽,昨夜红稀。
懒过前溪。闲舣扁舟看雁飞。
去年谢女池边醉,晚雨霏微。
记得归时。旋折新荷盖舞衣。


白话文翻译:

在湘妃浦的河口,莲花已开尽,昨夜的红色花朵稀少。
我懒得再经过前溪,靠着小舟,悠闲地看着大雁飞过。
去年我曾在谢女池边醉酒,晚上的细雨轻轻飘洒。
我记得归来的时候,折下一片新荷叶,盖在身上像舞衣一般。


注释:

字词注释:

  • 湘妃浦:传说中湘妃的故乡,指湖南一带的水域。
  • 莲开尽:莲花盛开的时节已结束。
  • 懒过:不愿意经过。
  • 闲舣:闲闲地停泊。
  • 扁舟:小舟,形状扁平的船。
  • 谢女:谢女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常用以形容美丽的女子。
  • 霏微:细雨轻轻飘洒的样子。
  • 新荷:刚刚长出的荷叶。

典故解析:

  • 湘妃:是指《离骚》中提到的湘妃,传说中的美丽女子,她们的故事常与水和莲花相关联,表现出一种凄美的情感。
  • 谢女:源自古代诗词中对美丽女子的描写,常常象征着柔美与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Yàn Jìdào,约 1030-1110),字洪皓,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他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常常描写个人感受和自然景色。其作品影响深远,流传至今。

创作背景:

《采桑子》写于南宋时期,晏几道在此时正处于政治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中。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体现出对往事的怀念与感伤。


诗歌鉴赏:

《采桑子》是晏几道的一首经典词作,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一句“湘妃浦口莲开尽”,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莲花的凋谢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叹息曾经的美好已不再。

接下来的描写中,词人表现出一种懒散和惬意,选择不再走往前溪,而是静静停泊在小舟中,观望着飞过的大雁。这一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通过对去年的回忆,词人引入了更深层的情感,醉酒后的快乐与细雨的轻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对往昔的怀念。

最后一句“旋折新荷盖舞衣”,则以新荷为意象,表现出一种轻盈与美丽。荷叶的轻薄似乎与舞衣相呼应,象征着一种自由与洒脱,同时也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词在静谧中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反映出词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的思索,展现了宋代词风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湘妃浦口莲开尽:描绘了湘妃浦的美景,莲花已开尽,暗示时光流逝。
  2. 昨夜红稀:昨晚的红花已少,增添了孤寂感。
  3. 懒过前溪: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词人不想再去探索。
  4. 闲舣扁舟看雁飞:词人悠闲自得,静静欣赏天鹅飞过,表现了内心的平静。
  5. 去年谢女池边醉:回忆往年在谢女池边的美好时光,感受到一种怀旧情绪。
  6. 晚雨霏微:细雨轻拂,增添了柔和的氛围。
  7. 记得归时:回忆起归来的情景,情感渐深。
  8. 旋折新荷盖舞衣:用新荷叶遮身,仿佛在舞蹈,表现出一种轻盈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新荷盖舞衣”比喻轻盈的舞动。
  • 拟人:雁飞似乎带有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幽、孤寂却又不失优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扁舟:象征自由与逃避,词人对现实的淡漠。
  • 雁飞:象征自由与远方,代表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 新荷:象征青春与希望,带有轻盈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采桑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晏几道
    D. 苏轼

  2. 诗中“湘妃浦”指代的地方是?
    A. 湖南
    B. 浙江
    C. 江苏
    D. 广东

  3. “懒过前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厌倦
    C. 怀念
    D. 期待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以自然为背景,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情感。
  • 周邦彦的《兰亭序》:通过景物描绘展现内心情感,风格与晏几道相似。

诗词对比:

  • 晏殊的《蝶恋花》与晏几道的《采桑子》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晏殊更注重景色的宏伟与气势,而晏几道则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柔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词人研究》
  3. 《晏几道与其词作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任道源转示玉艳亭探梅诗卷未暇属和闰月十一日偶自北山塔院过亭下枝间已花因次元韵三首 其二 题王恭父校书新辟书轩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同志 其五 夙兴 自广岩避暑西庵 秋夜 表兄刘东玉提干挽诗二首 清晖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其二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八 钓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结尾的成语 款语温言 祖奠 降心下气 八面见光 矛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包含咋的词语有哪些 授兵 怨黛 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三推 十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冬奥会 缠绵床褥 包含鲲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