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关二首 其一

《南关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4 03:36:43

诗句

风里秋蓬不自由,一生几度过隆州。

无情团柏关前水,流尽朱颜到白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43

原文展示:

风里秋蓬不自由,一生几度过隆州。无情团柏关前水,流尽朱颜到白头。

白话文翻译:

在风中,秋天的蓬草显得十分不自由,我一生中有多少次经过隆州。无情的河水在团柏关前流淌,流走了我的青春,直到我满头白发。

注释:

  • 秋蓬:秋天的蓬草,象征着孤独和不自由的状态。
  • 隆州:指地名,可能是作者曾经旅居或经过的地方。
  • 无情:形容水流的冷酷无情,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 团柏:指团柏关,是一个地名,表示诗人经历过之地。
  • 朱颜:指年轻时的红润面容,象征青春。
  • 白头:指年老时的白发,代表衰老和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隆州”可能指的是诗人元好问生前的某个旅途地点,表达了他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团柏”作为关隘,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和关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山人,金朝诗人、文学家,尤以词作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并常常带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在金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常常以旅途为背景,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南关二首》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经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南关二首 其一》不仅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的“风里秋蓬不自由”,通过对蓬草的描写,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秋天的蓬草在风中摇摆,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不安。

“无情团柏关前水”一句则引出时间的流逝,水的流动无情地带走了青春。这里的“团柏关”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关卡。最后一句“流尽朱颜到白头”则是对岁月的沉重叹息,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强烈的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交融,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递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孤独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里秋蓬不自由”:描绘秋天的蓬草在风中摇曳,暗示自由的缺失。
    • “一生几度过隆州”:表达了旅途的频繁与人生经历的丰富,却也带有一种无奈。
    • “无情团柏关前水”:水流动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情。
    • “流尽朱颜到白头”:青春的容颜在岁月中消逝,衰老不可避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蓬草比作人生的状态,体现出孤独与无助。
    • 拟人:水被形容为“无情”,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青春易逝的感慨,传达出对人生旅途的反思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秋蓬:象征孤独与不自由,暗示生命的脆弱。
  • 隆州:旅途中的一个节点,代表人生的经历和回忆。
  • 团柏关前水: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无情的现实。
  • 朱颜白头:分别代表青春和衰老,体现了时间的不可逆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隆州”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地名
    • C. 诗人的名字
    • D. 水流
  2. “流尽朱颜到白头”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青春永驻
    •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C. 自由的追求
    • D. 旅途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南关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感受,后者则倾向于享受当下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词集》
  • 《古诗词鉴赏》
  • 《金朝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迁家历阳江行夜泊黄泥潭怀寄冯善渊 赠僧彦 历阳十咏 其三 濡须坞 题定山寺法远上人壁 题天清寺安上人北轩 戏答张商老 载病东归山阴酬别京都交旧 东城马上 画眉郎(好女儿) 登如方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捧土加泰山 儿字旁的字 包含踚的词语有哪些 不拘细节 包含鼎的词语有哪些 灶堂 打死老虎 疋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归根结柢 禾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不获 悬弧之辰 割臂之盟 媚承 屦贱踊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