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3:36
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
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
应被傍人画里看。两握不曾乾。
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
孤馆青灯夜更寒。
蜀道自古以来就非常艰难。我已经赶路数日,兴致已然减退。
那三百尺高的石栈道如天梯般险峻,栏杆也极为危险。
或许旁人会觉得这如同画中景象,我的手却没有干燥,仍然湿润。
俯视那飞流而过的溪水,直到傍晚我才明白,自己竟然还是平安无事。
孤独的旅馆中,青灯下的夜更显得寒冷。
"蜀道难"是古代诗人们常提到的主题,源于蜀地地势险峻、道路艰难的真实情况。在中国文学史上,蜀道常常被用来表现旅行的不易和人生的艰难。
作者介绍:曹伯启,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描绘自然与人生的诗作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旅途中,表达了对蜀道艰难行程的感受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南乡子二阕 其一 四川道中作》是一首描绘蜀道艰难与旅途孤独的词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蜀道的险峻以及旅途的艰辛。开篇即点明蜀道的困难,接着通过数日的赶路,表现出旅途的疲惫与兴致的减退。石栈道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险峻,也暗示了人生旅途的不易。
“应被傍人画里看”一句,富有哲理,表达了人们对艰难旅程的感悟,仿佛这幅画面虽美,却是他人眼中的风景,旅者却身陷其中,心中难免愁苦。最后两句“孤馆青灯夜更寒”,则是对旅途孤独感的深切描绘,青灯之下,夜色愈加寒冷,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旅途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围绕蜀道的艰难、旅途的孤独以及对生命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道”是指哪里的道路?
诗中“数日驱驰兴已阑”中的“兴”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孤馆青灯夜更寒”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伯启与李白的《蜀道难》在主题上都强调了蜀道的艰难,但风格上有所不同。李白的诗更加豪放,情感激昂,而曹伯启则更显细腻与沉思,反映出更深的内心感受。